阿根廷连倒33脚破门,巴西崩溃源自前锋集体不防守

王勤伯03-27 07:49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王勤伯

阿根廷4比1大胜巴西的比赛中,第二个进球堪称一次集体配合的经典,33次传球(Opta的统计是37脚)后刻画出的进球,阿根廷的11名球员都触碰到了球。然而,法国《队报》分析指出,这一连串成功传球得以实现,根源在于巴西前锋们集体放弃防守。

Gm778CpXAAA3MbN.jpeg

巴西的失利并非源于阿根廷反击造成的混乱或失位。实际上,巴西顶住了反击的第一波冲击,阿根廷未能立即获得射门机会,这说明排兵布阵和临场反应并没有太大问题。然而,当阿根廷发起第二波冲击时,巴西的阵地前沿和周边却缺乏足够的防守球员。《队报》认为,如果说阿根廷刚发动反击时,巴西陷入人数均势尚可理解,那么在双方都有调整时间的情况下,全队多人未能回防到位则是一个重大失误。

《队报》指出,这一进球发生在比赛第13分钟,无人有理由感到疲惫。巴西的四名前锋——“可能是除马尔基尼奥斯外队内最好的四名球员,其中两人还是今年金球奖候选人”——表现令人失望。拉菲尼亚赛前放话要“揍扁”对手,结果他与锋线队友一道偷懒。

从排兵布阵和比赛中的阵型来看,巴西在压上进攻后依然保持相对紧凑的防守结构,防线位于中场附近。如果两名边锋参与逼抢,巴西完全可以维持442阵型。然而,阿根廷反击开始的时候,首先是阿根廷球员德保罗顶住库尼亚的压力,甩开对手后从容将球分给帕雷德斯。拉菲尼亚则完全失去专注,没有在对方拿球时回撤,在自己一侧留下巨大空当。

在巴西四名前锋中,只有罗德里戈尝试回防,但空当已在对侧形成。此时,巴西中后场站位依然紧凑,四人防线和中场安德烈、若埃林通都在位。然而,罗德里戈放慢脚步,拉菲尼亚和库尼亚毫无动静,这两人在场上的位置比回跑的维尼修斯更靠前。

Mar-27-2025 07-43-59.gif

画面显示,罗德里戈在慢跑,而另外三名前锋距离交战区域足有30米。禁区内,五名阿根廷球员加上禁区外的德保罗,对抗六名巴西球员。阿根廷未能直接冲破巴西防线获得射门机会,于是回传。罗德里戈趁机退回防线高度,此时巴西球员集中在几米范围内,但皇马前锋并未察觉身后莫利纳的插上,这位右后卫在进攻中未受任何干扰,尽管最初阶段库尼亚比他更靠近巴西球门,但库尼亚并未跟回来,莫利纳有充足时间和空间选择传中路线。罗德里戈无法干扰传中,阿根廷在禁区内形成人数均势,恩佐冲入左侧空当得分。

《队报》认为,四名前锋中,维尼修斯和罗德里戈态度相对积极。维尼修斯的任务是干扰中卫,起步太远未参与防守情有可原;罗德里戈回防参与重组防线,但缺乏专注,未能察觉莫利纳插上。

另两名前锋的表现则令人费解。《队报》指出,拉菲尼亚在利兹联被贝尔萨塑造成冲刺机器,在巴萨也适应了弗利克的高压逼抢。库尼亚在莱比锡学习压迫足球,在马竞和狼队都需协助低位防守。这些球队要求球员积极防守,否则难以上场。库尼亚本身防守颇为活跃,甚至通过高位抢断打进巴西唯一进球。然而,他在这次失球中的表现却又是明显偷懒了。

1743032779652.jpg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