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李静宜
为贯彻国际足联提升有效比赛时长的指令,五大联赛的补时长度显著增加。众多响应者中,英超最是“脱俗”,昨季以场均超出欧洲平均水平4分钟的战役时间,成为五大联赛战场之中的漫长之最。据Opta统计,英超在2023-24赛季的场均补时高达11分35秒。而这种情况,在本赛季有了显著改变,今季英超场均补时下降至9分53秒,新年至今更是进一步缩减至9分49秒。同样的趋势,也蔓延到英格兰足球联盟(EFL)旗下赛事,补时由昨季的场均10分02秒锐减至今季的8分40秒。
国际足联推行的严格补时政策,要求当值主裁对进球庆祝、VAR介入等环节均实施精准计时。然而更长的比赛时间,却也增大了球员的受伤风险,迫于俱乐部和职业球员工会的抗议声浪,英超联盟今季不得不调整执法尺度:首先,宽限进球庆祝计时,裁判需在进球后等待30秒时间,待双方球员重新就位,再启动补时计时器,英超首席足球官托尼·斯科尔斯在去年8月就此做出解释:“30秒符合进球后双方重新归位的自然节奏。”;其次,拖延时间黄牌减少,本赛季迄今,球员因拖延时间而吃到黄牌的数量为100张,占黄牌总数的8.5%,较昨季占比10.4%(172张)的拖延黄卡有所下降。当然,英超依旧要求裁判严格处理消极延时,其中亦有各队发挥自觉的因素。而据Opta,在2022-23整季,拖延时间黄卡总数仅92张,占比6.6%。
除此之外,英超还在U21赛事试行新规,即门将8秒强制出球规定:门将持球时间不得超过8秒,裁判从倒数5秒开始举臂做倒计时手势,超时即判对方获得角球。现行规则之下,如果门将持球时间过长,主裁有权判罚间接任意球,但因顾虑为对手制造明显得分机会,以及造成新一轮的比赛中断,主裁往往不愿轻易名哨。马耳他联赛同样是这一规则革新的试验田。
本周末,国际足联理事会将在贝尔法斯特召开年度会议,对于门将8秒强制出球规定成效的评估,也是会议重点。爱尔兰足协CEO帕特里克·尼尔森对试验效果表示乐观:“裁判的5秒手势倒计时,显著提升了门将的出球速度和比赛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