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闫羽
周中赛前发布会,阿森纳主帅阿尔特塔对刚刚过去的冬季转会窗进行了“总结”。他表示球队曾经有明确的目标,即“在转会窗口开启时,寻找机会引进能带来影响力的球员,以改善阵容”。显而易见的是,这一目标并没有达成,枪手在冬窗没有任何买进,再考虑到球队的伤病情况,阿尔特塔给出了不高的总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很失望。”但马上他又话锋一转,“我们也很清楚我们只想引进特定类型的球员。”
所以,没有任何补强的阿森纳算是经历了一个极其失败的转会窗吗?还是阿尔特塔本人并不是真的很遗憾,所说的只是一些场面话应付球迷而已?
对于不少比较心急的枪迷来说,这个冬窗肯定是不能让人满意的,毕竟看球的都知道枪手的“软肋”在哪里——说是英超最顶级的阵容,有资格争夺冠军的球队,却偏偏进攻经常便秘(除了角球),整支队伍都拿不出一位靠谱的9号位选手。而眼前的问题还不只是“没有9号”,就连9号的替代方案也所剩无几。替补前锋热苏斯已经赛季报销,这代表着除了“什么都好但就是不会射门”的哈弗茨,阿森纳已经没有“专职中锋”。而如果德国人受伤或者需要休息,那临时方案就得轮到边锋特罗萨尔等人。这不是不行,但效果真的很难保证。
其实从上赛季开始,“买中锋”的呼声就响过很久,到本赛季阿森纳争冠形势越来越不妙,前22轮就平了8场还有2次败仗,更让人感觉补强锋线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关键时刻,阿森纳缺少能够在禁区“无中生有”一锤定音的人物,只在外围传来传去,然后砸角球,这何年何月追的上利物浦?所以伊萨克的名字开始被经常提起,不仅仅因为这位纽卡中锋曾经暴揍枪手,更因为他是本季英超的“禁区之王”,理论上阿森纳最需要补充的人物。
“梦想”早就有了,实现不了倒也算是意料之中,以伊萨克眼前的火爆程度,不是天文数字恐怕拿不下来,更何况这还是在买卖普遍加价的冬窗。当然了,阿森纳不是非买伊萨克不可,其他传说中的目标也是有的。此前竞技网就曾有一篇“揭秘”,描述了枪手在关窗前追逐新援的心路历程,其中涉及的人物可谓不少,单论中锋就包括沃特金斯、舍什科、莫拉塔、埃文·弗格森以及特尔,另外还有挪威中场尼潘等等,看起来想法不少,行动也不少。
不过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那些被提到的名字没有一人和阿森纳签订了合同,原因各式各样。年轻的舍什科据称是莱比锡不愿意在冬窗放人,而枪手方面似乎也不愿意付出过大代价在此时争取。沃特金斯则是阿森纳球迷,但他对阿森纳的吸引力却相对有限,一来即将30岁的年龄是个障碍,二来维拉不低于6000万镑的要价也过于昂贵。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维拉很快就把另一名中锋杜兰卖给了利雅得胜利,这实际上很早就压低了沃特金斯转会的概率。
至于莫拉塔、弗格森和特尔,阿森纳想要的意愿据说都不是很强烈,这让他们在“竞争”中输给了加拉塔萨雷、西汉姆和热刺。其中弗格森还有点特殊情况,由于枪手本赛季已经从英超球队租借了边锋斯特林和门将内托,因此没有名额再暂借布莱顿的爱尔兰年轻中锋。
选择这么多,却一个都没成,遗不遗憾,失不失落?有人调侃,这分明是媒体在为阿森纳找补,转会窗都关了,还不是随便你们记者怎么说?实际情况恐怕是枪手并没有拿定必须补中锋的主意,也早就做好了冬窗不买人的心理准备。因此阿尔特塔说“失望”不过是走个过场,照顾一下部分球迷的情绪而已。
平心而论,冬窗零进补倒也算不上是灾难。往坏的方向讲,这叫冒险赌博,赌哈弗茨还能扛起重任,赌恩瓦内里等年轻人能继续进步,赌球队目前的班底在接下来的赛季中足够使用。但如果换一种思路,往好的方向解释,这也算保存弹药从长计议。大部分情况下,“恐慌式引援”是应该避免的,因为它可能会透支球队的未来,同时又起不到原本想要的结果。
再顺着这个思路理下去,你会发现此时市面上确实缺少合适的目标。阿森纳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最好是“会禁区射门的哈弗茨”这种感觉,也就是全面且致命,这样才能让球队快速得到质的提升,但这种球员本身就凤毛麟角,如果是那些还不完全具备能力的,则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去调教。而如果只是找一个“哈弗茨的轮换”,那付出的代价肯定不宜过高。
综上所述,阿森纳在冬窗沉寂倒也是个可以理解的结果——反正在英超追赶利物浦很困难(主要得看对手自己失误),保前四又看上去比较容易,不如到夏窗再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就此有人已经开始了展望,“没有新签约助长了对夏窗大动作的期待。”这是竞技网的文章标题,内容涉及的新援计划则包括中锋伊萨克、舍什科二选一,以及中补进场苏维门迪等等。
这愿景不错,但现在千万不要去想太多,阿森纳和阿尔特塔既然选择了冬窗不补强,那接下来就得把原班人马的潜力都给挖掘出来,不然就又中了曼联名宿埃弗拉的那句讽刺:“看阿森纳就像看网飞……”什么意思?“你永远要等待下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