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远射破门唱主角 欧洲杯惊现“反潮流”

闫羽06-19 18:02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闫羽

24强全数亮相,在欧洲杯小组赛首轮战罢过后,各位有什么感想?角度不同,每个人的观感、体验就会不同,但数据或许可以为我们提炼一些看法一致的要点。比如说这仍旧是一届比较“开放”的大赛,从开幕战德国5比1大胜苏格兰开始,就不曾让期盼破门的球迷白白等待,甚至于上半时0比0这种情况,也是到最后一场葡萄牙对捷克时才出现。而12场较量打进34球,场均2.83球的数字,看上去也像是延续了上届欧洲杯的势头(场均2.74球),不再是更早之前大家都特别追求少失球的时代。

还有“乌龙球领跑射手榜”这回事,也与3年前如出一辙。上届欧洲杯总共出现了11粒乌龙球,比之前15届的总和还要多,其中小组赛就有8粒。而眼前只赛一轮,“自爆家门”的倒霉蛋就已经有3位,如果照此效率继续下去,2024还真有可能复制甚至超越2021。然而本届并非上届的翻版,至少就小组赛首轮的数据而言,这里还有一个相当意外的新亮点。那就是远射逆流而上,成了各队“主要的破门手段”。

123.jpg

本届截至前12场结束,禁区外的远射破门有多厉害?相信居莱尔的世界波以及罗马尼亚队的爆射两连击都曾令你印象深刻。而论数字,在总共34粒进球中,它们占到了11粒,占比32.4%,平均每1.09场就有一粒。这其中还不包括一些看上去像是远射的破门,比如米尔迪尔那记惊天动地的凌空抽射——土耳其人刚好站在了禁区线上。如果这还不能让你感觉新潮流来了,那么再纵向比较一下:上届欧洲小组赛全部36场,所有球队禁区外破门加起不过12次;全程51场,远射进球总数则为19粒;更早之前的2016欧洲杯,这一数据更是只有17而已。

如果再对比之前欧洲主流联赛的数字,更不难觉察这完全是一种“反潮流”。在传控流与高位压迫被奉为“先进足球”代表的当下,远射早就成了一种略显奢侈且并不常用的攻击手段——因为它的命中率不会太高,同时又大概率会交出球权,而“随意交出球权”正是先进足球的大忌之一。大概就是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2023-24赛季英超的远射仅占到全部射门的32.8%,相比10年前的44.9%下降了很多,而远射进球更是只占到全部破门的11.5%,也是2010-11赛季以来的最低。

其实在上届欧洲杯的回顾资料中,欧足联的技术官员就曾经提到:“(远射减少,远射破门不多)这似乎表明一种持续的倾向,即把球传到更有可能产生进球的区域,而不是选择低命中率的远射。”但眼下怎么就突然转向了呢?从玄学的角度来讲,进的多肯定有运气因素,而射的多大概因为国家队的比赛可能没有俱乐部赛事那么多的心理束缚,没有位高权重又追求复杂套路的主帅在场边不停大声提醒:按战术来别自己瞎搞。同时大赛所带来的荣誉感或许也会容易让球员萌生个人英雄主义思想:有机会我就得来一脚,万一呢!

这只是一种推测,缺少科学研究的支持,不过还是从数据来看,那些“不怎么讲究”的球队确实更倾向于选择远射。比如土耳其是首轮远射次数最多的球队(11),他们历来就有点神经刀,团队的整体战术素养一般。而除了土耳其和开幕战打出碾压局的德国,远射占比达到或者超过50%的球队还有罗马尼亚、英格兰、阿尔巴尼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和乌克兰,都不像是“战术先进”的队伍。当然,这其中有部分球队原本就很难攻入对方禁区,不选远射就更没有进攻机会了。

6.jpg

“如果你不射门,你就不能进球。”把这句克鲁伊夫的名言套用在这里,应该还算契合。国家队不像俱乐部,大部分情况下并不适合安排太复杂、太多传跑的精细配合,这已是多年来的业内共识。因为没有长期演练和并肩作战的默契,来自不同球会的球员很难将高深的战术发挥出最大功效。在这方面,葡萄牙可以算是现成的例子,主帅马丁内斯别出心裁地搞了一个“3边后卫布阵”,令人联想到瓜迪奥拉的边后腰革新,但实际效果却是五盾军团踢出了小组赛首轮最催眠的上半场。所以,有时候还不如稍微多依赖一点球员的即兴发挥灵光一闪,能射门就不要再追求“传到更好的位置”。

就前12场的远射次数而言,它占到射门总数的39.2%,倒也不算多得特别离谱。随着赛事的推进,这一比率也肯定会有所变化。不过成功案例已经这么多,对各队球员必然会产生心理暗示:低命中率的远射未必低效,有机会的话何不也来一脚试试?在多年以前,三分球也曾被认为是一种低命中率的攻击手段,不能作为进攻支柱,但现在它却成了篮球运动最被重视的得分来源。那么足球会不会藉此也来一场颠覆认知的革命?至少在本届大赛,我们可以稍稍期待一下更多世界波的出现。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闫羽

体坛周报英超专家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