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张奔斗
法网结束好几天了,今天终于有时间花了大半天把这篇文章好好地写出来。从写作者的角度来说,写了20多年网球,还能碰到自己之前没怎么写过的选题,是挺兴奋的;不知道会写多长,但肯定会很长,也提前谢谢那些愿意认真看完并参与讨论的球迷。
法网赛时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人目前在国际网坛的各个细分领域都有杰出代表,从赛场上拼搏的中国球员,到裁判席、穿线室、赛事运营、新闻中心到赞助商等等,都有中国人活跃的身影;唯独在教练席,中国面孔真是少之又少。
张帅的多年恩师刘硕算一个,能帮助太太郑洁突破极限还能在与袁悦的短暂合作中引领对方取得突破的张宇算一个,张之臻双教练之一的卢彦勋算一个。另外,吴迪和公茂鑫在和中国球员的合作中都体现出自己执教方面的天赋,但毕竟不是长年在巡回赛圈子里工作的教练员。
巡回赛级别的中国教练,为何如此稀缺?
教练团队绝非摆设,他们对于球员巨大的塑造和帮助,这个红土赛季就有新鲜的实例。正因为没有教练辅佐,袁悦说这个红土赛季不仅毫无进步,更是毫无变化,“第一场球打成啥样,最后一场还是啥样;没人告诉我哪里不对,更没人告诉我不对的地方该如何改进。”而郑钦文和体能教练分手的原因,也是因为对方在力量提升方面不够擅长,导致自己“发球还没有19、20岁时那么有力。”
但是,从袁悦1个月试训了5位教练这件事上,我们也都能感受到,找到一位合适的教练是多么难上加难。袁悦能主动融入国外教练圈子找寻解决途径当然令人欣赏,但试想,如果中国也有多位巡回赛级别的教练可供选择,那可以省下多少时间精力和沟通成本。
什么样的教练才有能力在男女巡回赛这个层面生存呢?张宇列出了一些条件:“首先最好能有球员的经历,成绩好坏另说,但最好打过足够的年数。另外,智商这事儿大家问题都不大,但教练员的情商就特别重要。要有观察能力,能发现和分析出球员的弱点和不足;还要了解他们的性格和习惯,懂得如何与球员沟通。因为教练员不仅要能思考出如何解决问题,还要制定出方案,还必须能说服球员愿意去尝试——而且这种尝试还必须快速见效,因为职业球员不会给你太长时间。”
要说两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地走到一起呢。在和郑洁与张宇多年的工作和交往中,我确实体会到,如果说郑洁打球时是一个带脑子的球员,张宇也很有点儿“小诸葛”的意思。所以,平时和他采个访啊聊个天啊,都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他说起话来有完整的分析和逻辑推导过程,还能配合很多新鲜的实例,料很足且生动。
说到中国为何缺乏巡回赛级别的优秀教练,张宇和刘硕不约而同点出同一个重要原因:不是中国教练不优秀或难成材,大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要因。
刘硕就表示:“我不是在抱怨大环境什么,我只是在指出一个事实。我们体制的框架本身就是不支持教练员在外面带球员的,如果是带国外球员那就更扯了。毕竟绝大多数教练员都隶属于地方队,怎么会地方队给教练发工资,却长期允许他们带别的球员呢?如果一个地方队里出现了一位优秀教练,队里只会让他专心为自己队培养更多队员,这种想法和做法也很正常。”
这不由令人想到,吴迪在和张之臻以及郑钦文的合作中,都迅速体现出了执教方面的才华。如果说帮助同属上海网球队的张之臻名正言顺,但如果和郑钦文想达成较为长期合作,那就不只是双方你情我愿这么简单的了,吴迪毕竟还有上海网球队总教练的本职工作。另外,去年中国赛季时公茂鑫在和王曦雨的合作中也是很快擦出火花,后者在广州赢得职业生涯首冠,但如果长期合作的话确实也面临现实困难。
有些球迷可能想得比较简单,巡回赛的工作多么激动人心,那就离开地方队专心跟巡回赛好了呀!但别忘了,职业教练可是工作保障系数最低的工种之一,合作得好好的突然被分手,这种事情也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