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马德兴上海报道
凭借着马莱莱下半时利用角球攻入的一球,上海申花以1比0击败同城对手上海海港,捧起了2024年中国超级杯冠军。作为2024赛季中国足球联赛的序曲,这场超级杯赛战罢,恐怕很难让人对新赛季的中超联赛在技战术方面有太多期望。或许,整个比赛的对抗与拼抢程度相比以往会有提升,但在技战术方面着实看不出有改善的迹象。
(图片来源:上海海港俱乐部)
①技战术含量未提升
在经历了2023亚洲杯的惨败后,各方对当下的亚洲足球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与认知。虽然仍对中国队在亚洲杯上取得的历史性最差成绩心有不甘,但与此同时,普遍也都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即中国足球的水平与亚洲二三流球队间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足球想要提升,必须要求联赛技战术水平有所改善。因为中国队相比其他亚洲二三流队伍,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加量”。于是,联赛质量能否有提升?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国家队今年世预赛中的命运。
也正因为此,这场超级杯虽然不能说明全部,但作为赛季前的序幕战,多少会有一些指导性和引领性意义。更何况,一个是上赛季联赛冠军、一个是足协杯冠军,而且两队都在新赛季前更换了主教练,都指望着各自的队伍在新赛季能够更上一个台阶。不过,遗憾的是,也许是第一场比赛,记者并未见到两支队伍在技战术方面有什么新的内容。
首先,双方出战的球员基本都是上赛季的老面孔,即便是像申花2001年龄段的金顺凯取代蒋圣龙担任首发,也不算是什么新意,毕竟上赛季后期,金顺凯在申花就基本打上了主力。而海港队中则更是没有一张新面孔,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最多就是司职的位置变化而已。在上半时战成0比0后,海港队的澳大利亚主帅穆斯卡特将8号奥斯卡的位置进一步后撤,主要负责在中场梳理、组织。
其次,就双方的技战术安排而言,双方新任主教练在第一次正式比赛中都没有太多亮点。像申花在俄罗斯教练的指挥下,采用了442、菱形中场站位的阵型。当然,这在以往的中超队中很少见。亚洲杯上,已经受聘担任中国队主教练的伊万在阿曼队的小组赛中采用过这样的布阵,但中场后,伊万会进行一些调整。
而海港则依然还是采用433或是4231阵型,在整条防线前安排了两名防守型中场,除了徐新之外,还专门引进了一名外援司职这个位置。至下半时,奥斯卡的位置进一步后撤,整个阵型更偏向于三中场平行站位的433阵型。
但是,不管两队的主教练如何布阵,双方在比赛中并未展现出多少有效的、成熟的技战术配合,更多地还是靠个人能力解决问题。当然,必须要承认:双方球员在比赛中都很拼,这使得双方的对抗较多,身体接触多,这方面的强度较去年的中超联赛还是有一定进步。而且面对双方的身体接触,裁判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在鼓励,毕竟亚洲杯上参赛各队的身体对抗激烈程度远超以往。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多东西可以值得小结。当然,天气冷或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双方的发挥。
②外援只是为了凑数?
说这场超级杯具有一定的指引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足协已经调整了外援政策,允许各队五名外援出战。这场比赛是外援新政下的第一场比赛,申花就在首发阵容中安排了5名外援,而海港则只是使用了3名。
从足协推出新政的出发点来说,肯定是希望能够因此进一步带动中超联赛的技战术水准的提升。但从这场比赛来看,一个不得不说的现实是:由于各队财政支出有限,虽然在可能的情况下基本都用足了五外援名额,可是,由于引进的外援水准相比以往下降,在实战中所展现出来的东西并未呈现出球迷们所期待的水准。当然,这些外援在场上还算是尽心尽力,尽可能将自己的东西都展现出来。
相比而言,这其实让人在某种程度上对本土球员特别是众多国字号球员的前景感到担忧。譬如,申花在新赛季引进了像谢鹏飞、高天意等国脚,只能坐替补席上,而且谢鹏飞出场后似乎也不是司职以往所习惯的位置。即便是像老队长吴曦、蒋圣龙也未能进入到首发阵容中,戴伟浚甚至连比赛名单都未能进入。相反,在右后卫的位置上,申花反而用了一个外援名额,因为如今球队在这个位置上连替补都没有合适的人选。
至于海港队,两个赛季前就在准备更新换代,但在这场超级杯中,首发11人依然还是老面孔。球队的年轻球员似乎依然只能是扮演打酱油的角色。长此以往,像中国2001年龄段U23国奥队的适龄球员何以能够保持状态?而国家队又何以征召球员出战?
当然,这也可能是杞人忧天。不过,从这场超级杯来看,或许整个联赛的对抗与激烈程度,较前些年会有提升,但技战术含量方面的提升恐怕不敢有太多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