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柳大华实名举报说起③:作弊,自古皆然

梁熙明10-23 15:24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梁熙明

1997年,深蓝击败卡斯帕罗夫,标志着国际象棋已被人工智能攻破。

随后,中国象棋软件也在蓬勃发展。2006年,软件“浪潮天梭”连续挑落柳大华等大师,最终许银川出面捍卫棋界尊严,两局皆和。

软件的出现,彻底改写了象棋面貌。

111.jpg

过去,专业棋手研究象棋,布置陷阱飞刀,往往都是个人钻研,当然也有团队,胡荣华击败杨官璘的不少创新招法,背后是上海队集体智慧。

这些研究,通常是棋手个人不传之秘,往往写在小本本上,平时锁起来,防火防盗防队友,毕竟个人心血,要到最重要的全国个人赛上才亮出来的。

但是软件一出,立刻就推翻了很多固定套路,而且大大拓宽了棋手思维,也彻底改变了棋手的研究模式。

今天的棋手,莫不是靠软件招法,每一步都在研究赚几分、亏几分,不少布局已被彻底吃透吃死,官招一路延续到残局。

王天一突破重围,除了个人天赋,还在于他文化程度高于传统棋手,他出身北大,在棋界最先用软件,这就使他很快超越那些还在用传统手段的棋手。此外,他遭受围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没有师承,不像其他专业队棋手,都是师傅带出来的,这样必然有门有派,而他却全靠软件研究,很有点独行侠的味道。

然而,软件在大大推动象棋发展的同时,也马上让人看到有机可乘。于是,软件开挂纷纷登场。

直播行业的兴旺发达,带火了一批象棋网红,有了软件加持,他们的棋艺瞬间变成“高手在民间”。

今天你去看各大师直播间,凡与大师杀得难分难解,招法鬼神莫测,步步致命,十有九十,必开软作弊无疑。还有些女棋手,为了面子挑战男大师,杀得男大师一胜难求,但这些女棋手在女子象甲比赛中,却连保本也做不到,毫无疑问,当然也是开挂。

软件作弊,骗子横行,某种程度上,也是必然。象棋本身,并不是什么高雅游戏,解放前棋人拿来街头摆摊骗钱,自然藏了许多阴人的机关陷阱。软件时代,为了出名涨粉,为了流量带货,自然有人什么都干的出来。

早年,没有电脑的时代,就已经存在类似作弊了,岭南第一人黄松轩便吃过亏。往常别人约他下棋,实际都是向他进贡,这天忽然某人茶楼约战,且赌大彩,黄知此人棋力平平,欣然前往。不料交手之下,此人一反常态,步步凶招,杀得黄叫苦不迭,焦躁之下,腿一伸,感觉桌下有异,黄知道必是出老千,于是假装棋子掉地,弯腰去捡棋子,一看桌下,那厮腿上有道红线绑着,一头伸向另一间房,黄大怒揭破,原来是对方请另一高手躲在隔壁,墙壁上钻洞眼,察看棋盘,同时牵扯红绳发信号,指示他如何出招。对方见把戏揭穿,只得如数奉还彩金,但却打死不说背后指点的高人。

软件时代,很快就出现专业棋手开软作弊的行为。讽刺的是,迄今棋界唯一被现场抓包,遭受禁赛惩罚的不是别人,正是柳大华的亲传弟子万科。

此事颇具黑色幽默,万科原先并不在嫌疑之列。2021年迎春杯,有人怀疑赛场上有一台作弊,实际上那一台并非万科,但当时组委会慎重起见,为查作弊,前八台全部进行了暗中监测(也是为了防止只查一台会打草惊蛇),这一查不要紧,原来被怀疑的那位没事,反而揪出了万科这条大鱼——在他用来记录棋谱的钢笔中,装了微型摄像机拍摄棋盘,向场外发送棋局,同时戴了耳机,接收场外信号,场外同伙则开软将答案发给他。

可叹万科年仅16,是罕见的少年天才,却一念之差,误入歧途。

另一有重大嫌疑的是安徽大师余四海。2005年一级棋士赛上,他以绝对优势夺冠,并以超高胜率达到大师标准,成为第一位没有进过省队而直接晋升国家大师的棋手。然而他的招法与软件吻合度太高,当时就已经引发怀疑,第二年全国团体赛,余四海竟然九战全败!需知团体赛遇上的也未必个个都是一流高手,全败不可思议,更坐实了对他开软作弊的嫌疑。而余四海也因为九连败,而被戏称“九连长”,后来干脆就退出棋坛了。

开微摄戴耳机作弊,比起腿上绑绳子墙壁打洞眼,无非是手段高科技了很多,本质上都是一回事,都需要发送盘面-场外解棋-信号发还这条路径。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梁熙明

体坛周报意甲主笔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