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巴特勒这样炼成!热火领袖原来也有彷徨时刻

戴高乐06-12 17:52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戴高乐报道

如今的吉米·巴特勒,虽未染指冠军,已然吸睛无数。特别是2023年季后赛,他带领热火以东部第八的身份进入季后赛,先后挑落联盟战绩第一的雄鹿,以及联盟战绩第二的凯尔特人,站在了总决赛的舞台之上。

i.jpeg

不过,巴特勒并不是一下子就变成如今这副模样,也不是一瞬间就成为了一支NBA球队的领袖。而这条道路上的艰辛与苦难,也只有他本人才最清楚。

面对责任他曾犹豫

时间倒回2009年,当时的吉米·巴特勒已经在马奎特大学读到了大三,但他在球队也仅仅是打第六人。那一年,巴特勒身边来了一位新队友,名叫达柳斯·约翰逊-奥多姆。这位当时读大二的队友,受到了球队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助理教练大卫·柯林斯,他对奥多姆青睐有加,亲切地称呼他为“DJ”,还会在这个孩子陷入低潮的时候,用自己的手臂抱住他,给他以鼓励。

这样的场面非常温馨,但对当时的巴特勒来说,却是他生命中所最为缺失的关爱。巴特勒层用半开玩笑的口吻问自己的队友:“你们这些家伙就好像一家人一般。”说完这一句,巴特勒会稍微停顿一下,让自己的脸上浮现出笑容,然后继续说:“所以,我怎样才能加入到你们的家庭当中?”

队友奥多姆和主教练柯林斯并不太了解巴特勒的过往,他俩听见巴特勒这么问,会发出笑声,然后一边摇头一边说:“吉米,你现在还没有加入到我们的家庭当中来。”放在别人身上,这可能就是一句无足轻重的玩笑话,但对巴特勒来说,这会触痛他敏感的神经。

1686554444176035190.jpeg

巴特勒(右)与队友奥多姆。

那个时候,巴特勒已经不介意聊起自己的那些过往,他会说起父母在他成长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的缺席,也会谈到自己上大学之前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大二转学到马奎特大学直到毕业,那段时光是巴特勒当时生活最稳定的三年。

这些过往,巴特勒不会逢人就说,甚至是聊到这些话题时,他也是点到为止。“你并不需要去了解他时如何成长起来的,”奥多姆说,“因为当你在他身边的时候,你直接就能感受到。”

虽然生活稳定了下来,但巴特勒并为迎来一帆风顺的坦途。2008-09赛季,初到马奎特的他,并没有获得太多的上场时间。后来虽然成了球队稳定的第六人,但表现机会依旧寥寥无几。一个赛季打下来,他场均的投篮出手数(3.1次)还不如场均篮板(3.9个)来的多。

随后的2009-10赛季,情况也没有太大的好转。新加盟的奥多姆是球队重点培养对象,而当时已经长到2.01米的巴特勒,在对内的角色还是一位防守尖兵,主要去盯防对手的箭头人物。他用自己出色的能力和不俗的身体素质,挡住了多位天才球员的冲击,甚至还能去内线硬抗身高2.11米的德拉蒙德。

i (1).jpeg

当时球队的教练组也希望让巴特勒承担更多得分与领导责任,但此时的巴特勒,却显得有些犹豫和迷茫。“他当时对自己有很多的不确定,”马奎特当时的主教练麦克内里说,“他还在寻找自己,并且还有很长一段路才能抵达目的地。”

严酷环境激发斗志

对巴特勒来说,他人生的转折点,出现在2009-10赛季。

2009年秋天,一位加拿大的转学生来到了马奎特,他是球队后来的后卫朱尼尔·卡杜根。球队安排卡杜根与巴特勒住同一间宿舍,而在宣布了这个消息后,卡杜根发现很多队友都露出了有些怪异的表情,这让他有些不理解。

马奎特的球员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他们已经察觉到了巴特勒身上发生的变化。这个曾经在板凳席上默默无言,踏上球队只干脏活累活的年轻人,似乎迎来了人生中的“进化时刻”。他开始变得咄咄逼人起来,让很多队友感到了不适应。

对巴特勒来说,当时队内的竞争压力也非常大。球队在2009年送走了马修斯和麦克内尔两人进入NBA,不过拉扎尔·海沃德这位未来NBA的首轮秀依旧留在球队当中,他很约翰逊-奥多姆一起,组成了马奎特当年的进攻双箭头。所以,巴特勒尽管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他最多也只是球队的三号选择。

i (2).jpeg

不过,这样相对严酷的竞争环境,反而是激发巴特勒斗志的绝佳方式。将巴特勒挖来马奎特大学的主角莫纳克,在形容巴特勒的特点是,就曾有过“一位极富攻击性的观察者”这样的评价。而观察到自己在对内所处的位置后,巴特勒的确爆发出了很强的攻击欲望。在那个赛季当中,他的场均得分一跃达到了22.9分之多。

“你并不需要跟他聊太多的内容,他自己就能搞明白要怎么做,”莫纳克形容巴特勒说,“他会弄清楚要如何在转换的过程中得分,也明白如何在抢到进攻篮板后得分。”

巴特勒的新室友卡杜根加盟后不久,就遭遇了跟腱的伤势,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坐在场边看着球队训练和比赛。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位马奎特的新人,见识到了巴特勒如何开始给队友们施压。马奎特篮球队的口号是:“一起磨砺,一起闪耀。”巴特勒就是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句口号。

这样的场面,在10年后的森林狼训练馆里也曾出现。而马奎特的教练和球员们,几乎一整个赛季都被巴特勒的喊声所环绕。赛季开始前的一起训练当中,教练将球员们分组,进行全场的折返跑冲刺训练。巴特勒此时会化身成为铁面判官,对于那些没有跑到位置就提前折返的队友发出大声警告,逼他们重新再跑一轮。起初,教练和队友还颇有微词,但20岁的巴特勒,此时已经展现出他独有的指挥力和压迫力。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领袖的身份,开始与他绑定在了一起。

严防肯巴一战成名

但是做领袖可不仅仅是说说那么简单,特别是在竞技体育的舞台上,领袖出了要敢于发声之外,还要能够在运动场上交出足以服众的个人表现。唯有如此,队友才会明白他们的领袖不是一个只会耍嘴皮子功夫的人,而是到了真正的关键时刻可以依赖和仰仗的人。

1686554579163.jpg

巴特勒就是如此。在决定开口之前,他已经磨练出了出色的技术能力。马奎特大学2009-10赛季的揭幕战中,巴特勒在跳球后的6分钟时间里,就一个人拿到了10分。最终,全场比赛巴特勒拿到了个人大学生涯新高的27分,外加全队单场最高的13个篮板。

而这样的表现也不是昙花一现。球队赛季前6场比赛,巴特勒运动战51投33中,命中率达到了65%,他的个人累计得分也达到了100分。在巴特勒如此强势个人表现的带领下,马奎特取得了开季6连胜的成绩。领袖巴特勒,首战告捷。

因为受伤,巴特勒的室友卡杜根缺席了球队赛季初绝大部分的训练和比赛,他与巴特勒的交集,就只在宿舍里。所以,两人的关系还算融洽。但随着卡杜根身体的恢复,他开始可以恢复训练,回到球场上的他,与巴特勒的关系也从室友变成了队友。此时,巴特勒“恐怖”的一面才真正地展现在卡杜根面前。

虽然卡杜根当时伤势还未痊愈,但到了训练场上,巴特勒才不会去管这些,态度依旧强硬,对卡杜根的要求没有丝毫降低。“吉米不是一个会给你拥抱的人,”卡杜根说,“他顶多就是一个会拍拍你后背的人。”

EjsKIb6XgAAF0t-.jpg

就是在巴特勒如此强硬的方式带领下,马奎特不断前进。当时,巴特勒有个习惯,每场比赛开始前,他会走进助理教练麦克内里的办公室,跟助教聊下一场比赛的安排,看看主教练给他特别安排了哪些任务。通常情况下,巴特勒听到安排后就会一言不发地离开,去准备随后的比赛,但在面对康涅狄格一战前,情况有了变化。

那天,麦克内里告诉巴特勒,球队安排他在与康涅狄格的比赛里,去盯防对手身高2.06米的锋线球员斯坦利·罗宾逊。巴特勒一边吃着手里的三明治,一边说:“让我去防肯巴·沃克。”

突发的情况让麦克内里有些意外,他问:“为什么?”巴特勒只是回答:“让我防他就是了。”肯巴·沃克是当时康涅狄格的头号球员,但他身高只有1.83米,并不适合巴特勒去盯防。所以,麦克内里与主教练商议后,并为同意巴特勒的要求。

结果,到了比赛场上,虽然马奎特在半场结束时保持比分的领先,但肯巴·沃克让他们焦头烂额。中场休息回到更衣室里,巴特勒直接找到麦克内里说:“让我去防肯巴·沃克。”说到这里,巴特勒开始复述沃克的种种进攻套路,并且给出自己的防守策略。如此一番细致的观察和思考,让麦克内里以及主教练威廉姆斯明白,这位“极富攻击性的观察者”已经做好了准备。

事实证明,这次防守上的调整,成为马奎特最终赢下比赛的关键。巴特勒在比赛最后30秒,不仅干扰了沃克的突破和出手,自己反过来还投进了一个决定比赛胜负的跳投。

AP_11012501970-scaled.jpg

在队友欢庆胜利的时候,巴特勒已经嚼着口香糖,带着混杂着满足和渴望的表情,走向更衣室。“那场比赛,真的就是定义他这个人的一战,”卡杜根说,“就是从那一刻开始,吉米来了。”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戴高乐

《体坛周报》篮球部记者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