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马德兴报道
今年中超联赛受到疫情的影响,一路磕磕绊绊,但赛程依然即将过半。与往年一样,球队成绩不佳,换帅依然是首选解决办法,四支队伍已经先后换帅,而本土教练的总人数是9人,达到了半数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当年中国足坛的球员偶像们如今转换身份,纷纷拿起了教鞭。但他们能否承担起拯救中国足球的重责?依然需要时间与耐心。
中生代教练走上一线
金元退潮之后,今年中超联赛18支队伍的主帅中有8名是本土教练,这是最近8个赛季以来执教中超球会土帅人数最多的一次。除北京国安与上海申花的主帅为“60后”以及原广州队的刘智宇属于“85后”外,其他五位郝伟、于根伟、李金羽、谢晖和陈洋均是“70后”,而且几乎都是同一时代的球员。
赛程临近过半时,“60后”之一的谢峰在“三连败”后辞去了北京国安队主帅一职,同为“70后”的隋东亮临时过渡,将帅位顺利地交给了老外门佐。而创下连败纪录的广州城队则让荷兰人范加斯特“下课”,由肇俊哲继任。遗憾的是,肇俊哲并未率队有所起色,改任技术总监,李玮锋则站到了前台,成为了新的主教练。曾在金元时代风光一时的广州队面临积分倒数的窘境,也同样将老臣郑智召回,取代刘智宇出任主帅。最新一位“下课”的则是近来遭遇了“五连败”的深圳队,韩国人李章洙走人,张效瑞再一次扮演“救火主帅”角色。几位主帅的更迭,让中超联赛的本土教练达到半数。
除了吴金贵年过六旬之外,其他七位主帅几乎都是同时代的球员,郑智虽然属于“80后”,但其实与其他几位“70后”在年岁上相差无几,而且,除了陈洋之外,几乎都曾先后同时代效力过国家队,且在国家队效力期间几乎都是“偶像级”国脚。看球稍微有点时间的球迷,都依然对他们当年球场上为国出战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某种程度上,现在的各支中超球会中,这些主帅的名气、影响力以及关注度,甚至远超球员们本身,即便是现役国脚,恐怕也无法与这些“偶像级”本土主帅相提并论。
从发展中国足球、提升本国联赛的关注度以及人气的角度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好事。而且,这些土帅在某一阶段、某些轮次的比赛中也确实给球队带来了一些变化。譬如,新近接手的李玮锋在第16轮主场对阵天津津门虎队的比赛中,就以2比0击败对手,广州城队取得了本赛季的首场联赛胜利!郑智在接手广州队之后的首场比赛中,也率队4比1大胜深圳队;隋东亮在过渡期间,也是首场以4比1客场打败武汉长江队。
换帅的一大目的就是及时“止损”。几位新帅接过主帅教鞭之后,应该说都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与目标。不过,这些“偶像级”国脚转型成为主教练之后,依然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证明自己能够胜任重振的使命。
成功尚需时间与耐心
过去金元时代,中国本土教练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度压缩,外教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也使得中国本土教练特别是年轻教练很少有机会能够站到舞台的中央。因而,这些年来,国内算是不错的土帅屈指可数,越来越多的国脚或优秀球员在退役之后没有能够走上教练岗位。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如今,中国的“70后”们终于等到了展现自己的机会与舞台,对这些当年的偶像级国脚们来说,无疑是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可是,由于先前的储备不足,或者说得更直白些,就是很少有机会能够独立执教,且如今的中超主帅中,从成长的履历来看,也基本没有执教青少年队伍、基层队伍的经历,这就使得他们可以在短期之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时间一长,恐怕诸多执教方面的问题也就逐渐暴露出来并不断为外界所放大。
一个不得不说的事实是:在几位本土教练之中,除了吴金贵年龄稍大、执教的经历更久、独立指挥中超或亚冠的场次超过200场、陈洋执教中超超过100场之外,其他几位偶像级国脚的独立执教场次都还未满百场,部分甚至还仅仅只是个位数。于是,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他们在临场判断、临场调整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足。
评价一名教练员出色与否,成绩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但成绩的取得除了球员的组成、技战术的安排之外,恐怕更需要看到临场指挥、临场调整的情况,而这些判断与调整并不是口口声声表示“认真学习”就可以学来的,而是需要亲自指挥、亲自体验之后不断自身总结与积累而得出的。就像里皮之所以是里皮,是因为通过大大小小的近千场比赛独立指挥之后才能够成为里皮的。要求现在的中国本土教练像世界级名帅那样有“神来之笔”,显然不现实。
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中超仅仅只是为这些偶像级国脚提供了一个展现与实践的平台而已,但他们能否真正挑起中国足球重振的重任?依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更需要外界有足够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