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耿鹏飞
“让年轻人手中的飞盘再 ‘飞’一会儿...”
“不仅要做刘畊宏女孩,还得做飞盘女孩”
“不玩飞盘怎么拍出大片?”
......
最近,飞盘运动几乎成为了最为出圈的体育项目。
以飞盘运动为主题的视觉素材,充斥在人们或私域或公域的社交圈内,引发了人们广泛的讨论和参与,当然其中也夹杂着一些批评。
总之,这已经超过人们对一个户外运动的讨论范畴:
有人藉此进行性别攻击,因为部分视觉素材中,不乏衣着性感的女性和社交名媛的画风,人们不满运动变味,并抨击女性的穿衣风格;
同时,飞盘局也迅速向社交局乃至相亲局转化,有人求组局,有人求加入,也有职业的相亲博主把飞盘作为他们的官方活动之一,对参与者设置类似的相亲门槛,比如财富、学历、颜值等等;
也有不少传统竞技体育行业的从业者和爱好者感叹时代日新月异,在此前腾讯体育裁撤内容部门的行业背景下,人们感叹竞技体育的市场蛋糕进一步被蚕食,更直接的影响是,一些足球爱好者们一时间定不到踢球的场地...
对于借飞盘进行性别攻击的群体来说,显然这群人熟谙流量密码,色相、两性对立、语言恶意这三者,显然是大众传播理论中产生传播效率的三大法宝。但这样再一次证明,玩弄群体情绪不等于拥有群体智慧,个体和群体的运动之美和衣着品味都不该成为被道德审判的对象,审美是没有道德标准的,但好的审美是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因为我们可以在市场上得到以下验证:女性的运动产品线几乎拥有相应市场最高的客单价。
而飞盘运动从竞技体育向社交运动转型,一方面由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决定,另一方面,也是大众需求和专业红娘的商业嗅觉所引导,这几乎是服务契合需求的案例。
至于传统竞技体育行业从业者的危机感,其实来的正是时候:飞盘运动本身有没有传统竞技体育运动值得学习的地方?当然有!
一个运动项目从小众走向大众,最关键的几点在于:学习难度、时空成本和社交属性(可复制性)。
飞盘的学习成本不算高,而且很关键的一点是即便大家技术都一般,每个人的参与度和整个运动的视觉呈现都不会特别糟糕;而时空成本方面,小区广场、公园乃至5人制的足球场地等等都满足场地要求,小区、公园内的随机组局和专业场地租赁后的报名组局也都比较同意,时间成本上不算高昂,因为既不严格限定人数,也无需进行严格筛选;社交属性方面,所有人的参与度、互动感、穿搭的时尚程度、社交视觉素材的生产包装等,都很容易让零基础的人快速接受、融入和二次传播。
以上几点的对立面,似乎直指在场地租赁上与飞盘形成直接竞争关系的一项传统竞技体育项目:足球。
足球的学习成本极高,不然我们也不会经常纠结于“为什么14亿人选不出11个会踢球”这种问题之上;再者,如果大家平均水平不高,每个人的参与幸福感和足球比赛的视觉呈现就会极其糟糕;足球的时空成本也很高,要定场地,要凑人;而社交属性上,以穿搭为例,足球鞋的街穿属性甚至还不如篮球鞋...
当然,足球运动以个体和群体为单位的竞技和经济上限之高是另一回事。
所以,从运动属性分析,飞盘的火爆并不奇怪,而爆火之后被“污名化”其实以大众传播规律的角度去考量也并非孤例。
大众传播的本质是群体情绪,但群体情绪不等于群体智慧,尤其会对某个名词进行偏狭的定义。
比如“普信男”,普通且自信原本是极其宝贵的品质,但同样被大众传播误读,人们真正痛恨的显然是“傻信男(女)”,但“普信男”显然比“傻信男”更利于传播。
凡从种种,不胜枚举...
说回飞盘运动本身,它兼具户外和有氧运动的基本属性,这其实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困扰青少年的视力问题和基础体质问题,所以如果中国有几亿飞盘人口显然不是什么坏事。
同时,飞盘运动的易复制性和社交属性又能衍生出巨大的商业价值,能够快速惠及体育行业和其他行业,在疫情之下, 其实也具备很好的示范效应和行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