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03国青,崛起一代or精神一代?

王晓瑞05-30 12:00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王晓瑞报道

最初接触03/04年龄段这批孩子,是在2018年9月的武汉杯,那次比赛是由纯04年龄段参加,但让我印象深刻的画面有两处。一是球队战胜韩国后,何小珂的豪言,“输谁不能输韩日,赢谁都得赢日韩!”二是在球赛之余,国少球员纷纷议论当年中超的恒港争冠大戏。后来,他们不负所托,历史性地时隔6年杀入亚少赛,总算让人看到一点儿中国足球的希望。

IMG_6206.jpg

但这两年的疫情,还是给这一批人的成长带来阻碍,包括U19国青建队。采访中,邵佳一并不掩饰他的遗憾,“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想很难,一是缺少国际比赛,二是选材平台有限。”可现在距离U19亚青预赛只剩101天,球队已是箭在弦上。

其实深入接触到这批孩子,感受最多的是一种自信,很难说当初04国少出线起到多大作用,但在字里行间,队员们所流露出的,是一种在中国足球身上比较少见的气场。守门员李昊比较爱笑,侃侃而谈,“大家心态非常平稳,准备也很充分,全队状态很好,就等主教练赶快回来发起冲刺了。”

区别于他们的前辈,这批球员身上有两个特质。第一、大部分人的学球之路,都是起始于中超金元时代;第二、刚接触足球时,恰好赶上校园足球大热。比如后卫张一轩,上初一接受正规训练时,是在2016年。之后从荆门到武汉,又遇上当地的城市足球热,“武汉的足球氛围太好了,尤其是在塔子湖基地,每到周末,场地全部爆满,男孩、女孩都会到那踢球。那两年在武汉的成长,确实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而让李昊念念不忘的,是在中超和亚冠做恒大球童的经历,“那时我就觉得,从事这份事业要有追求,在精神上要有目标。当时在天河体育场,数万观众在喊一个球员的名字,可能谁都会想,有一天我也要站在这座球场上,聆听观众们的加油呐喊。”包括如今在队中,还可以接受杨智、黄博文的指导,“以前那是我们的偶像,现在就在身边共事,真的特别受到鼓舞。”李昊告诉记者。

如今中超生态巨变,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很多球队喜好年轻化,就可以让小球员们更早冒尖。比如凌杰和艾菲尔丁,都已成为广州队的中坚力量。但作为过来人,邵佳一希望他们更加目光远大,“上一队才刚开始,甚至都不能称之为开始。我给他们讲得最多的,是要始终保持饥饿感,是要时刻激励他们,永不满足。”平时他很关注这些孩子的变化,哪怕是在地方队。他觉得,正值20岁左右,是个敏感期。走上职业,会接触到很多事情,所以必须给予一个正确且积极的引导。

其实,大多数人所怀揣的梦想不是中超,而是留洋。恒大三杰(凌杰、阳敏杰、尤文杰)就曾在不同场合下,向记者表达出国踢球的念头,当然,也与他们从小就被足校送到西班牙有关。而在过去一年,何小珂、刘邵子洋、贾博琰已经成为先行者,“我一直在鼓励他们,要有出国踢球的梦想,要有目标,未来到欧洲去。”作为前辈,邵佳一总会灌输一些鸡汤,这又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不过,自全运会后,这批球员开始形成分流。有人出国踢球,有人上一线队踢中超、战亚冠,也有人留在国青等待机会。因此,邵佳一时刻不忘鞭策这群少年,无论在集训中,还是微信上。

在探究这批国青球员为何如此有硬度、有血性时,这些从12岁到20岁的特殊经历,我想是不容忽视的。但足球毕竟是靠脚说话,这种新文化,能够在球场上带来多大帮助?将来还得由实战检验。所以说“崛起一代”,也许为时尚早,“精神一代”的说法,此时此刻更配得上他们。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王晓瑞

《体坛周报》国内足球记者,常年报道各级男足国字号。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