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自在的冬奥游客与度假的冬奥极客

耿鹏飞02-20 06:06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记者耿鹏飞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报道

转眼间,冬奥结束了,20天,一个冰雪门外汉的焦虑、学习、躺平和享受…

作为一个非冰雪专项记者和严重拖延症患者,关于冬奥的业务焦虑在进闭环前是闲歇性存在的,在进闭环前的最后一天,大年初一,国足1-3惨败越南的夜晚,达到峰值:看到同行的同事发朋友圈,晒自己冬奥的人物存稿已经撰写完毕的截图,而我的电脑浏览器上还都是各种百度百科的页面,来不及羞愧,顾不上国足,家里摆地摊似地收拾着行李,毕竟潜在的疫情焦虑和生存焦虑同样存在着…

凡事一旦开始着手做,焦虑至少减半,防疫、吃饭和业务,慢慢就适应了。

毕竟综合体育部门的领导并未给我这个门外汉太多压力,临行前嘱咐一定要注意安全,进圈后第一时间勒令一定得吃好喝好!

我无需负责赛后第一时间竞技维度的稿件撰写,前方其他同事和后方编辑负责这部分内容,我会以人物、手记和日记为主要创作方向,以现场的白描为主线,杂糅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音乐和动漫,努力去传递门外汉初体验的感受,尝试去输出一些价值观,涉及遗憾、美好、天赋、努力和教育等等。

很幸运,《【手记】勇气与恐惧!大女主谷爱凌的小女孩日记!》这篇文章被已经是初中班主任的发小分享到他们班祖孙三代家长群里,另一篇《【手记】由谷爱凌联想到中国家庭教育...》被《衡水日报》的一位老师转给衡水中学校长,以更多的角度影响更多的人,算是体育记者的成就感之一。

8cd8a624-2923-4dd5-a647-e06cde08af54.jpg

冬奥会有两个位置一直是属于我的:一个是云顶新闻中心角落里挨着电源的椅子,由于我基本可以只用手机完成写稿和视频剪辑,我日常不背电脑上山,也不用跟大家抢位,来了之后把包往角落里的椅子一扔就往场地走。

另一个是赛后新闻发布会直面新闻官的第一排的位子,在熟悉了她喜欢通过描述帽子来锁定提问者后,我就一直戴着我的棒球帽在她面前晃,籍此,我也获得了向谷爱凌提问,和她当年聊聊关于“恐惧”和“10小时睡眠”这两个中年人特别感兴趣的话题。

14065280-2f50-434f-aa38-1646d3ab5e0a.jpg

很幸运可以接触甚至和新生代顶级的体育明星聊天,谷爱凌们这代00后,和中国体育的“姚刘李时代”仍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自我和自在,更松弛也更快乐,他们面对的环境和处理压力的方式和上几代中国体育人有很大的不同,每一代人,都在努力更接近人类生存的理想状态,我还拍到了谷爱凌在U池资格赛第一跳之后满场地找妈妈的视频,近距离地感知一个小女孩的可爱和美好:“hi siri,call mom”!

每天早上拉来窗帘,都能看到楼下跑步的运动员,来到赛场,每一个运动员完成一次滑行,场下的同行们会报以欢呼甚至口哨。

1280d64d-a60f-4030-a1e1-96e0162bcfbc.jpg

闲暇时,他们甚至会不摘雪板直接在雪地上席地而坐闲聊。

01f190c0-cbb5-45ea-91e3-7fae13e0a87d.jpg

谷爱凌特别喜欢和对手聊天,她们敲着雪杖迎接每一位完赛的对手,拥抱耳语,像闺蜜们一样…

似乎,他们不是来比赛,而是…来度假的!雪上项目的一大特色是场地舞台几乎都是高于观众看台的,这种视觉错位带来的仰视却出乎意料地拉近了所有人的距离:大家都是平等的,几乎没有国别之分,所有人会为精彩的动作鼓掌,为那些遗憾的摔倒和失误惋惜。

1ec6aa6a-0338-4bcc-bb9f-af6b7aa758b5.jpg

场下时不时旗帜飘扬,这个气氛像极了音乐节,运动员们自上而下地飞驰,就像那些乐队在音乐节的舞台上玩“跳水”,这是台上与台下间的信任和默契,这是属于所有人的party和欢愉!

雪上的这些家伙们,就像极客用户,他们挑战难度,彰显个性,我们会看到很多男选手的雪板都有粉色元素,包括我们的苏翊鸣,谷爱凌的雪板上有龙的元素,她说自己会每年换一种动物,去年用的是猫。

3f02e473-ff86-460a-acb0-633f6c757167.jpg

在极客用户们的带动下,自己更像一个自在的冬奥游客:背着媒体包,戴着棒球帽遮阳,叠加针织帽保暖,再套上帽衫,然后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地在山上和山下间自由穿行…

用谷爱凌的话说,能滑出自己的“范”特别重要!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耿鹏飞

体坛周报记者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