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超赛季总结①】中国足球需要“中国制造”

马德兴01-07 08:30

首次跨年赛制的2021赛季中超联赛正式落下大幕,山东泰山时隔11年后重登冠军宝座。在后金元时代,中国足球受经济和疫情的冲击,中超各队举步维艰。我们将从本期开始对2021赛季中超联赛进行多角度总结。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马德兴报道

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超开启了“后金元时代”。疫情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中国足球的经济危机,导致大牌外援、外教大量流失,进而令竞技场内的技战术水准以及比赛质量大幅度下滑。而出于防疫方面的考虑,中超又不得不空场进行,且赛程密集,球员身心疲惫,更进一步加剧了比赛质量的下降,甚至丧失了观赏性。但是,泰山夺冠也映衬出本质,中国足球需要“中国制造”,也到了重新洗牌的时候。

1381055328388645011.jpg

“含金量”之说凸现本质

记者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即中国足球并不是生存于“真空”之中,更多地是依存于社会现实中。整个社会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对待足球是一种怎样的态度,足球对我们的回报就是什么。当我们一直希望中国的职业足球发展是在“绝对公平”、“绝对公正”下全面展开时,也就显得很不现实。因为足球在资本的全面介入后,资本固有的“逐利”本性不可能不对职业足球本身的发展产生影响与冲击。最致命的一点,就是“金元时代”的中国足球将原本是一个“大众化”的运动项目变成了一个只有少数有钱人才玩得起的“小众项目”,高度垄断及资本的无序扩张,一度令中国足球看上去风光无限,短期之内成绩方面似乎也有所突破,但并未给中国足球带来实质性的进步与积极影响。

而且,由于中国的职业足球基础是直接建立在“企业或公司”基础之上;而欧美因为职业俱乐部首先是建立在“社区”基础上,再发展与建立公司去参加职业联赛。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过程、性质也就彻底决定了中外俱乐部截然不同的命运。更决定着职业足球、职业联赛发展截然不同的途径与方式。因而,金元时代结束后,当中超各队在母公司或企业受到国家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无法再像过往那样无节制地投入后,前后所造成的反差巨大,自然令人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感。

也正因为此,在泰山队时隔11年重新夺取中超联赛冠军之时,众多习惯了大手大脚“造钱”的人会提出所谓的“含金量”一说,认为泰山队的冠军价值不如以往的广州队、海港队。而这种提法实质是过去金元时代思潮的一种惯性延续,“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是中超金元时代最好的写照,像山东这样以注重青少年梯队建设、一线队主要以自己培养的球员为主的俱乐部球队反而为外界所看不上,因而才会产生所谓的含金量一说。但实际上,泰山队的模式才是中国足球发展原本应有的模式。所以,资本退潮与否,泰山始终是稳定的。

竞技下滑因外援质量下降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超靠外援”是中国足球步入职业化之后就已经形成的一大特征,贯穿于中国职业联赛发展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金元时代”,众多世界级的大牌外援在金钱诱惑下纷纷来到中国淘金,这极大地提升了联赛的技战术水准与质量。但这种水平与质量的提高,是因为外援水平和质量的提升而带来的,并不是职业球队赖以生存的基础即本土球员技战术水平与质量的提升。甚至更多时候,由于本土球员技战术水平与质量反而给人以“王小二过年”的感觉。

所以,当这些大牌外援离去之时,整个联赛的质量与观赏性大幅度下滑明显。于是,很多人都在感慨:过去的2021赛季中超联赛“没法看”或“看不下去”,原因就在于各支队伍的外援质量呈明显下降之势。就像北京国安在奥古斯托、比埃拉、金玟哉、巴坎布等四外援首发之时,具备与以往“暴力鸟”领衔的广州队对抗的整体实力,但如今就只剩下席尔瓦一名外援前锋,即便是与同一位置的巴坎布都不可同日而语,更不用说还少了其他三名绝对核心级的外援。于是,国安又何以去与夺冠队伍相抗衡?而2021赛季国安队中的国脚人数与2020赛季相比并未减少。

国安在2021赛季与2020赛季中的反差,恰恰佐证了刚刚结束的中超联赛在技战术水准与比赛质量下降方面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外援的变化。但是,以目前中国足球的现实水准,想要令队伍发生变化,短期内快速见效就是烧钱引进大牌外援。可烧钱并非长久之计,更无可持续性,所以在俱乐部母公司遭遇经济困难时,才会令中国足球呈现如今的一地鸡毛。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疫情进一步加剧了中超危机。因为要严格执行国家的防疫政策,当国内众多行业都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冲击时,中超联赛的这点影响与冲击恐怕也就根本不值得一提,这是中国足球在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与行业中地位不高的现实所决定的,尤其是与教育、就业、医保等事关民生的问题相比。所以,类似像“空场”、“赛会制”等这样奇特的情况,并非中国足球管理部门、管理者所愿,而是中国社会的现实所决定。于是,再与近邻韩日、甚至欧美职业足球进行比较也就显得没有现实意义。

足球发展之路总是曲线型

面对“后金元时代”的中国足球,更多的人是失望、悲观,但就中国足球人而言,顺利完成过去一个赛季的中超联赛,某种程度上是在“自救”,而且是在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大背景下。类似像张外龙这样的韩国老帅在重庆两江竞技保级后现场动情演说,已经充分说明了目前大环境与大形势下,足球人之不易,更折射出中国足球人的“不甘”。这种“不甘”恰恰就是中国足球的希望所在。

当我们在总结与回望过去一年的中超联赛时,我们必须要看到:2021赛季中超联赛在整个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史中,仅仅只是一个“片段”,或者说仅仅只是一粒“小水滴”。任何事物的发展与前进,总是波浪型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只是物理学上的原理,在人生经历、社会发展历程甚至具体到中国足球时,距离最短的往往是曲线而非直线。

所以,当2021赛季中超联赛被普遍认为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之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在短短的不到30年时间里,以往已经多次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像2001年十强赛出线后,中国职业联赛就开始陷入低谷中,特别是2004年中超元年还爆发了“G7事件”。那一段时间里,外界也认为中国足球要“完蛋了”、“没救了”。如今,中国足球结束“金元时代”后,现实与当年的情景颇有相似之处。当前的客观大环境下,中国的职业联赛一直靠地产支撑,地产公司受国家政策影响而陷入不景气状态中,势必影响到俱乐部。而且疫情更是进一步加剧了当下中国足球的不景气。但是,毕竟尚未到“天塌下来”那一步,只要足球依然在中国还存在,就不可能彻底消亡。

某种程度上,资本的大量介入以及各种利益之争,让中国足球单纯变成了一种“工具”,成为众多私企、私人老板寻租的“名利场”。而如今,“资本潮”退却后,反而未必不是中国足球发展的一次难得历史机遇,正是可以让中国足球回归足球本质、回归社会的一次契机。就像泰山时隔11年重新夺冠那样,说到底,自己制造还是王道。

如同国内其他领域特别是科技界那样,“卡脖子”的情况不断发生,唯有自强不息、打造自己的“中国制造”,走国内国际双循环道路,才能突破重围、在世界站稳脚跟。中国足球其实也一样,唯有培养出自己的优秀球员,才能够真正先在亚洲足坛立足。今年将承办世界杯赛的卡塔尔在这方面已经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过去这么多年来依靠“烧钱+归化”,始终未能在亚洲足坛占据一席之地,是卡塔尔精英学院自己培养出来的一批精英球员,才让卡塔尔队称雄亚洲、夺取亚洲杯赛冠军。

中国足球需要“中国制造”,而“中国制造”首先就是从职业联赛起步。该是中超全面重新洗牌的时候了!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马德兴

体坛周报副总编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