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驻意大利记者 王勤伯
8月2日深夜,一条名叫#奥运会狠狠修正了我的审美#的热搜悄无声息地上榜。热搜来自一位名叫@绯枷的博主文章。
整篇文章都很精彩,这里我不再选择性地引用。
从热搜所显示的很多网友评论看,作者的观点得到了热烈的响应。从运动员身上,人们就像突如其来地发现了一场审美大爆炸,原来,美并非一张图画面孔,更是一种姿态、一种身影、一种气度。
这一讨论氛围的出现,可以被视作社会进步的体现。认知是需要被突破和刷新的,包括审美的视角。实际上,从20世纪至今,女性美和体育的互动关系一直格外激烈,而国际奥委会其实只是一个被动的旁观者,甚至有意无意地制造过诸多阻力,在对女性的支持上,国际奥委会并没有表现得比反种族歧视领域更好,至少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潮流。这是我们今天的专栏着力揭秘的内容。
早在今年3月8日,国际奥委会官网就提前宣布了巴赫的一项“伟大成就”:将今夏在日本首都举行的奥运会和残奥会打造为性别平等丰碑。根据国际奥委会的参赛名额分配,将近49%左右的参赛选手为女性。于是,国际奥委会宣布,“本届奥运会将会成为历史上首届性别平等的奥运会。”
这样的“首届”是否让人感到惊讶?奥运一百多年了,才首次实现性别平等?
是的。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例,女子参加的小项比男子项目少30个。男子项目一共产生162枚金牌,而女子项目仅产生132枚。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共有4746名女性运动员参赛,占参赛总人数的42%。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早在2004年就表示,“我们最终的目标必须达到男女选手比例是1:1。”
然而,罗格深知改革的困难,他压根就没有承诺过1:1何时能实现。现在的49% : 51%,算是基本实现了——距离罗格的承诺足足过去了17年。也是在2012伦敦奥运会上,随着女子拳击进入奥运,奥运历史上最后一个不设女子比赛的大项终于被攻破。
过去一些年,国际奥委会的很多改革都是在女性权益团体持续不断的抗议声中不情不愿地做出的。更有趣的是,这个组织从成立后不久就一直受到女性权益团体的抨击。这段历史紧张关系持续了上百年。
很多人把1900年巴黎奥运会视作女性进入奥运赛场的开始,其实如果看看当时的女性奥运比赛图片,会很容易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把女性当作摆设的行为,堪称对女性的侮辱。穿着贵妇长裙的女士们参加高尔夫、网球等少数比赛。贵妇长裙场景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为女性设置的射箭项目里也出现了。总之,女性被允许参加的项目,前提一定是她们参赛不会破坏当时的社会对她们的种种限制。
对女性从事体育的这份深刻的敌意来自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他在1912年的一篇题为 《奥运会上的女性》的文章里写,"(女性参加奥运)不切实际、无趣、无吸引力,而且我们不怕再补充一句:不正确。”他在1928年又说:"女性参加奥运,我仍然持反对意见。她们被允许参加越来越多的项目,这是违背我意愿的"。1935年,他说得更加直接:"在我眼里,真正的奥林匹克英雄是成年男子。在奥运会上,妇女的角色应该是像在古代奥运中一样,为获胜者加冕。"
一边是女性参加奥运需要突破创办者从一开始就设置的诸多阻力,另一方面,奥林匹克确实带动了各国体育的发展,尤其是在二战以后,女性的社会参与、受教育程度急速提高,她们对体育的参与也呈正比增长。
西方史家在讲述20世纪女性衣着变化时,更偏向于“露求解放”这根叙事线索。这样说不是不正确,但容易忽略一个内在因素,那就是“露”的基础是体育的普及以及体育的女性身体形态的改变,同时体育也使得“露”时常成为一种基本需求,而不总是寻求反抗和争取解放的行为。120年前,很难会有贵妇人穿着性感的抹胸和小短裤苦练腹肌、有氧燃脂,如果让她们换上今天女性的衣服,或许效果会很“特别”。
顾拜旦时代的女性审美,首先是贵妇形象,其次是“性感家庭主妇”形象,即使有细腰,女人也会被刻画为一种“幸福的脂肪动物”,臀部肥肥鼓鼓,胸部圆圆滚滚,脸蛋胖胖嘟嘟,好像随时随地可以给男人带来家的温暖和丰收的消息。
代表着健康、青春、独立个性的运动女性形象,直到20世纪最后一些年才终于站稳了脚跟。进入21世纪,随着库尔尼科娃刮起的一股性感旋风,女子网球手的短裙甚至成为了赛事的重要卖点,体育品牌赞助商也着力包装旗下女运动员的时尚形象。莎拉波娃胸部不大,放在过去年代的审美观念里是一个“短板”,但在21世纪运动女性形象倍受欢迎的背景里,这根本不是问题。
然而必须注意到,体育让人看到的多样化之美绝对不是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性感着装可以包含的。体育之美,反对的恰恰是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模式化审美观念。每一个人,不分男女,当他在赛场上以最舒展、自信、有力的方式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他和她一定是美的,甚至会美到令人惊叹,美到令人难忘。2006年意大利赢得世界杯以后,我听不止一个上了年纪的意大利女性带着一贯的品色口吻说,“这球踢的,最后让你把加图索和马特拉奇都看成帅哥了。”
中国社会的审美模式化问题当然也受到了消费主义浪潮的影响,以致于网红都成了一个样。但中国代表团里近70%的运动员是女性,中国女性在奥运会上夺金的数量也超过了男性,她们确实可以在数量上形成一股不小的冲击波,让国人在为中国运动员感到激动和骄傲的同时,从平时不常见的角度领略中国女人之美。
从上面提到的热搜反应看,奥运会带来的体育审美至少冲击到了2种普遍心理:
第一种冲击是原来审美单一模式的人感受到了多样性之美。这样多样性之美可以说是多形态之美,但也可以说是多层次之美,美不仅是一张面孔,更是一种气质和气度,美的流露和表达并不受面孔的天生画风或身体三围尺寸的影响。
第二种冲击是不再把娇柔弱视作女性美的必须。娇柔弱是社会审美模式对女性提出的依附性人格要求,这一观念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但在体育赛场上,只有独立的人格才会得到尊重,才可以让运动员赢得荣誉,这是娇柔弱被抛弃最快最彻底的地方。
当然,顾拜旦认为体育无法彻底改变社会、只能提供促进作用,这一点是正确的。难的不是在奥运会上体验一场审美大发现,难的是在远离奥运的日子里,如何不被消费主义和陈词滥调重新吞噬:
-难的是当某个游泳女神终于站在你面前,你不会去评价她常年泡水的皮肤不够好。
-难的是当你见到某个力量项目的女将,你不会给她送上廉价的“女汉子”称呼,并自以为幽默地问别人什么时候“做女孩子”。
-难的是当你女儿想要从事某项运动,你不必担心她会失败,也不必担心她变得大大咧咧五大三粗,或者四肢发达头脑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