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览奥运⑤】退赛者是否有违奥运精神?

王勤伯07-29 10:40 体坛+原创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王勤伯

奥运精神,或者说,奥林匹克精神,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都会有误解。例如把奥林匹克精神解读为带有严重时代局限性的“更快更高更强”,或者“为国争光”,或者“坚持不懈奋勇拼搏”。

误解并不是问题,很多正解的实现,恰恰是以误解为开端。但是,强化误解也会阻碍正解的到来,就像对待中国女足的态度。从女足运动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和开展力度来说,我们真的没有理由对取得奥运参赛资格的女足姑娘们要求更多,但是,一些人的潜意识里会认为失败者拼搏精神不够,而把成功者视作更多奥运精神的代言。

对体育场上成功和失败的道德附加,只是功利人格的体现,和奥运精神并无关系。刘翔在2008和2012奥运会之前都很努力,尽了自己的全力,但是他一次因伤临场退赛,另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赛场上跟腱断裂痛别田径场。刘翔因此受到了铺天盖地的责难。然而,批评他的人,是否比刘翔更懂什么是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

326016-24134702-2560-1440.jpg

比较常见一种误解,是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优秀的品质投射到奥林匹克4个字上,例如坚强、拼搏、毅力、意志。然而,这些品质并不局限于体育比赛可以体现,也不是体育比赛最能体现,就连运动员自己也不会希望对精神和品质担当过度的承载,因为体育始终无法剥离游戏的一面,人类最迫切需要意志和品质的领域,并不是游戏。

2008年北京奥运会,邹凯横空出世独拿三金。在赛后的混合区,我记得有记者问了他一个问题,关于四川老家和他在比赛中展现的力量和精神——具体问题记忆已有模糊——但邹凯的回答我印象一直深刻:“人家是抗震救灾,我哪能够比?”

这个回答体现了一个优秀运动员的自知之明。体育比赛的成就,和个人的努力、意志品质密不可分,但同时也有天赋等诸多因素。最宏大的人道精神,更多是体现在生死攸关的时刻。2008抗震救灾、2020全国驰援武汉、2021四面八方的救援队赶往郑州、卫辉……

让我们说得更深入一些,那就是奥运精神和奥运会奖牌榜其实关系不大。《奥林匹克宪章》中“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它其实说的就是,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普及,促进社会进步。

按照顾拜旦自己当年的阐述,体育不可能完全换取国与国的和平,但可以促进和平,体育不可能根本改善人和人的平等,但可以促进平等——这其实是国际奥委会成立的宗旨,它并不是单纯为了在世界各国举办(向世界各国兜售)2年一次、冬夏间隔的奥运会,而是为了成为体育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倡导者和协调者。

体育让富家公子和贫民子弟同场竞技、分享激情,让敌对情绪强烈的两国运动员在场上握手甚至拥抱。还记得一战时期发生在英德两军战壕之间的足球赛吗?体育促进社会进步,同时也刺激反思——到底为什么为这该死的战争付出自己的生命?为什么各国都有一些狂热的家伙为了私利煽动仇恨、对立和纷争?当和平的呼声在人们内心油然而生,这才是体育实现超越的时刻。

拜尔斯的退赛和刘翔当年的退赛有着某些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备受喜爱也备受期待的顶尖运动员,人们准备好了在他们站上世界巅峰的时刻送上欢呼,就像为自己心中的王者庆祝又一次盛典。

当我在得知拜尔斯退赛的消息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禁药。这是今天任何一个世界顶尖运动员都无法摆脱的阴影。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如果是禁药,B瓶结果肯定该已出来),这个假设可以算作被推翻了。

我在这段时间里阅读了更多拜尔斯的近况,对她的“心魔”一说有了更多了解。

https_%2F%2Fd1e00ek4ebabms.cloudfront.net%2Fproduction%2F8f33b3da-2a89-4e4d-b30d-6f255e13e3bc.jpg

拜尔斯只有24岁,但在这24年的时光中,她像是浓缩地经历了很多人一辈子的悲喜剧,或者说,一个美国黑皮肤底层小孩的人生可能经历的所有起落,她几乎都经历了。

拜尔斯并不喜欢谈论自己的经历,但至少已经公开的信息显示,她出生不久就被从吸毒成瘾的母亲身边带走。她和兄弟姐妹最初被社会机构收留,然后4个孩子被2个亲属家庭分别收养。

mmexport1627518336614.jpg

体育给了拜尔斯一切,荣誉,关爱,甚至财富。但体育从来无法取代社会,也无法取代个人的经历,拜尔斯声称自己的童年是幸福的,她却从不公开谈论自己内心是否存在往昔留下的阴影。毫无疑问,一些自己也曾避免想起的往事会不请自来,尤其是在特殊事件刺激之下——2018年,长兄泰文,在她幼小时曾竭力呵护她的哥哥,在克利夫兰的一个新年晚会上枪杀了三名男子,被指控犯有谋杀罪。

拜尔斯唯一致力去面对的个人经历,是少女时代被美国体操队队医性侵(性骚扰)。这位名叫纳赛尔(Larry Nassar)的医生是一个超级恶魔,她侵害过数百名少女。拜尔斯是被纳赛尔侵害过的美国体操女将里唯一的现役运动员,她一直勇敢地站出来,维护和自己一样的受害者。

《队报》认为,如果奥运会在2020年夏天举行,或许拜尔斯不至如此,但恰恰是去年疫情肆虐时那段禁锢自家中的时期,让拜尔斯对人生进行了很多反思,反思在某一些方面让她更加领悟到了现实世界赤裸裸的一面,也让她失去了做出那些高难度的动作所需的空灵大脑。

几年前,拜尔斯一直在体育里寻找和实现对现实社会的逃避,这常常是热爱体育的青少年的选择,“体操是一种休息,是我的安全区。在这里我可以而且必须忽略剩余的一切。”

而现在,安全区没有了,只剩下一种可怕的孤独, "只要我站在垫子上,就只有我和我的大脑。对付我头脑中的恶魔……我必须做对我来说正确的事情,关注我个人的心理健康。"

她需要关注的已经不仅是个人的心理健康,而是人身安全——如果在那些高难度的动作过程中出现突然的大脑“停电”,后果不堪设想。

奥运人物的人生悲喜,以及因此牵动的社会爱憎反响,恰恰是奥运会最不奥林匹克精神的一面。至今我仍然无法理解,刘翔为什么要受到攻击。对我来说,刘翔在赛场上的成功和失败都是正面的,他只是输给了藏身于一条跟腱上的命运而已。

拜尔斯的情况更复杂,或许和巴西球星加林查等人的故事更接近,体育可以延长童年和少年,可以延长青年,但是体育无法让人完全克服过去,克服记忆。体育可以是青少年时代的最佳心理避难所,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也可以瞬间把避难所的屋顶和墙壁统统席卷而去。

奥林匹克精神当然不局限于体育,奥运精神的目标本是体育精神促进社会生活。如果问我,此时此刻提起奥运精神,立即想到的是谁?

c411-c201fb840b1d1538b110954729320d68.jpg

我的回答是:那些从四面八方驰援河南的陌生人(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的力量)。大家都清楚,灾难面前,很多救助的努力都只属于尽其所能,但是,当他们出现的时候,困境中的人们立即看到了希望。如果他们没有出现,那里只有一片汪洋。

我期待着能看到有奥运获奖者把祝福和感谢遥送给正在前线的救援者们。此时此刻,他们也是我们的冠军!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王勤伯

体坛传媒驻意大利记者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