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原创
欧洲杯1/8决赛中,德国队0比2不敌英格兰,无缘八强。勒夫结束了自己作为德国队主教练的最后一场比赛,也结束了长达15年的国家队主帅生涯。对勒夫而言,这样的告别似乎并不怎么美好,但回顾德国足球在他手下最近3年两次大赛的表现,他的结局多少又有点自作自受的味道,固执己见,不懂变通,曾经的世界冠军主帅自己玩死了自己。
德国队的首发基本沿用了小组赛的框架,仅有的两个调整韦尔纳和戈雷茨卡,其实是考虑到对手英格兰的特点做出的。更能跑的韦尔纳取代速度快,但进攻方式相对单一的格纳布里,是为了能更有效地串联进攻;使用更强悍,擅前插的戈雷茨卡换下京多安,是放弃部分球权,提高进攻速度和攻防转换效率。
虽然从出发点来评判,两个调整看似没问题,但实践起来有点磕碰,似乎显得有些生疏了。特别是韦尔纳在中间,占据了小组赛时哈弗茨的位置,让哈弗茨必须不断地回撤拿球,但他的回撤远离对方球门,减少了对对手的威胁,还在对方防守球员得缠斗中,不必要地浪费了时间,反倒延阻了德国队的进攻。
赛前布置有针对性也有局限性,但这似乎都不是最致命的问题。那么今天在温布利,德国到底输在哪儿?赛后的数据统计除了比分基本都是对半开,德国并没有明显处于下风,但勒夫的临场指挥,则被质疑是最致命的问题。即使在比分落后时也迟迟不进行换人调整,勒夫几乎是眼睁睁看着球队一步一步被逼到悬崖边,最后坠下。
英格兰名宿阿兰·希勒在赛后指出,比赛的转折点在于英格兰换上了格里利什,英格兰的两个进球,都是格里利什策动,他还直接以一记精准地传中助攻凯恩破门。英格兰的变招奏效,勒夫却迟迟没动静。一球落后却按兵不动,勒夫在替补席坐得很稳,直到丢第二球才站起身,并叫来替补准备换人,此时已经是比赛的第87分钟!
从德国队的第一个丢球,到换人增强进攻,中间已经过去了12分钟。更让人无语的是,勒夫的换人基本上对位,哪怕德国最后落后两球,完全可以不顾一切的只想着进攻,他第一个换上的却是防守球员埃姆雷·詹。球队主教练没有血性也没有勇气,球队的气质也可见一斑,伤停补时阶段穆夏拉换穆勒,更像是领先球队拖延比赛时间的伎俩。
对比前一比赛日,克罗地亚对阵西班牙,和瑞士对法国的两场比赛,非常能说明问题。同样是比分落后,哪怕实力还明显弱于对手,克罗地亚和瑞士展现出来的斗志和拼劲,却依然让人感动。相比今天畏首畏尾的德国,甚至是两个极端。
孤注一掷的瑞士1比3落后强大的法国,急于追回比分的时候,除了恩博洛和塞费罗维奇两个首发的前锋外,主帅彼得科维奇连续换上了法斯纳赫特、加夫拉诺维奇、巴尔加斯和穆罕默迪四名前锋,五个前锋轮流冲击法国的防线,才有随后绝平,并拖到点球淘汰世界杯冠军的爆冷戏码。背水一战的克罗地亚同样在下半场丢球之后,接连换上了布雷卡洛、布迪米尔、帕沙利奇等进攻球员,才等到把比赛拖入加时赛的一幕。
作为1996年的欧洲杯冠军成员,现任柏林赫塔总经理博比奇直言,德国被淘汰完全不奇怪,不管战术还是精气神都让人失望:“我们确实应该被淘汰,哪怕是小组赛阶段,我都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踢,今天的比赛也让人非常疑惑,既没有向前进攻,也没有勇气和斗志。”
前德国队长巴拉克也批评了勒夫的临场指挥:“德国队看上去对比赛没有掌控权,很明显,上半场我们缺乏解决问题的手段。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在落后的情况下)等这么长时间才换人。”博比奇也赞同巴拉克的看法:“穆夏拉的换人看上去只是个流程,他不能起到任何作用。你可以换五个人,但是作为主教练,就该由你来担责。过去的其他比赛场次,勒夫的的换人也曾多次出现问题。”
这两人都不是第一次提出异议了。小组赛对匈牙利一役赛后,巴拉克就表示勒夫的换人有问题,第68分钟丢球,身处淘汰边缘,却直到第82分钟时才想起换人。巴拉克认为勒夫是在跟自己赌气,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坚持他自己的想法,只是这样的固执己见和不懂变通,到了国际大赛就是德国队的灾难。
德国队的战术单调匮乏,是另一个致命问题。球队最后时刻疯狂长传,试图在禁区里争抢高球寻找机会。曾经无数前辈们轻松克敌的法宝这一优势,在勒夫手下却早就不再。盖德·穆勒、克林斯曼和克洛泽自不必说,甚至连应该当年的马里奥·戈麦斯如今都难以找到了——能抢头球,能冲击对方防线的前锋,一个没有!胡梅尔斯最后时刻频频插上争抢头球的场景让人心酸,而在这期国家队中,唯一具备正印中锋属性的福兰德却在替补席作壁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