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王勤伯
在西甲大结局到来这一天,阿根廷《奥莱报》突然成为世界足球的主角,因为他们刊登了一个罕见的梅西独家专访,内容相当独特,一次让莱奥敞开心扉的对话。
甚至在专访刊登前夕,西班牙媒体就已经表示期待着想知道梅西说了什么。
梅西专访算是这位阿根廷国家队10号球星送给《奥莱报》25岁生日的礼物。同时接受专访的,还有阿根廷前女子曲棍球巨星艾马尔、25年前登上《奥莱报》创刊号头版的克雷斯波等人。
不仅是25周年特刊,《奥莱报》还同时推出了一份梅西特刊,重现了梅西的职业生涯,还放上了此前很多年里的《奥莱报》梅西封面。这份回赠让梅西开心不已。
很多人惊讶于《奥莱报》的年轻。的确如此,这份体育报纸属于阿根廷综合大报《号角报》集团,创立于1996年5月23日,在1997年就获得了美国新闻媒体视觉设计协会颁发的3个奖项。该协会甚至认为《奥莱报》的诞生是很多年里拉丁美洲新闻业的一桩大事。
25年后,《奥莱报》已经宣称自己进入了“世界三大体育报”行列。他们在国际社交网络的关注者超过1000万,仅次于西班牙《马卡报》和法国《队报》。同时,有20%的关注者是外国人,主要来自巴西和墨西哥。
近期报道各种国际体育新闻的时候,我喜欢贴出国外报纸的版面。一些中国读者惊讶地问,国外的体育报纸竟然还那么发达?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体育媒体都已经是纸媒全面萎缩、门户网站被自媒体吞噬的状态。然而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像在意大利,拥有《晚邮报》和《米兰体育报》的RCS集团盈利还有增长。
这是因为知识产权保护所致。当自媒体不能随意地抄袭、搬运(包括部分抄袭)原创新闻,不管是从网络还是社交媒体平台,他们都很难动摇专业媒体的地位。《奥莱报》、《队报》等报纸的销量有所下降,但他们各自的网站一定是该国第一体育网站,同时网络订户的数量在稳步增加。
同事马德兴在2013年接受《奥莱报》采访,很坦然地提到过中国体育媒体的问题。他认为从业人员门槛太低导致了报道质量低下、专业性不足。
时间过去8年,情况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门户网站体育频道的各种改制、解散,体育报道完全被自媒体化。门户不再,只有平台和算法。“从业人员”这个概念已经消失了,流量成为核心词汇。
这种情况下,专业性已经沦为一个被边缘化的词汇,就连过去的专业媒体也得总是考虑如何把内容变成流量。各种曲解、改编、捏造的内容充斥网络。不久前我看到体育经理人也是前媒体人棋哥分享过一篇让他感到愤怒不已的文章,里面从头到尾都是对排球元老魏纪中的污蔑,明显的营销号文章,让人惊问这样的文章怎么可以有脸发出来。
从媒体角度说,造谣拼流量甚至搞到魏老头上,自媒体营销号简直算是无孔不入了。也是这次袁隆平院士去世,我才知道他曾经在网络上受到过很多非科学界人士的非议和攻击,既感到愤怒,也感慨网络生态之恶劣。
在这个周末和梅西一起为《奥莱报》庆生,我感到很开心。成为体育记者20年,阅读《奥莱报》、《队报》等媒体的时间也足足20年了。对我个人来说,《奥莱报》和《队报》都是很好的写作典范,《队报》教我书写足球新闻,《奥莱报》教我书写体育的激情。在《奥莱报》上甚至能读到卡帕罗斯这样的名作家文字,更是一种奢侈和激励。
更欣慰的是,即使大环境在不断改变,但自始至终一直看到体坛的新老同事们在坚持体育新闻这份专业。米卢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一个好球员,即使阵型和打法的潮流改变了,仍然是好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