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王晓瑞报道
在中国足球被引以为豪的荷兰世青赛一代(俗称85国青)当中,周海滨是少数几位看似外表文质彬彬,肚子里却有很多墨水的球员。两个月前他刚退役,很快接到一份通知:前往U19国青男足担任训练员。“我现在还是挺享受这个角色。”满打满算,来到球队不足30天,周海滨已经迅速进入状态。有时候一天的工作日程,都会被排得满满当当,“想要在屋里喝杯咖啡,这个时间是有的,但是经常也会没有……”
刚做训练员,虽然总会谦称还是一位新人,却有一番“育人理论”。现在的中国青少年球员最缺什么?在训练场内外,又该怎样促进他们成长?“过来人”周海滨聊起这些话题时,总会津津乐道,“要说更高层次的东西,可能我也帮助不了,毕竟刚做教练,我也没有太多的墨水教给他们。”周海滨告诉记者,至少在现阶段,是以自己亲身经历,把做人和练球的准则传授到这些小球员。
【关于练球】
背景:去年U19亚青赛预选赛,国青队铩羽而归。而在之前的熊猫杯和一系列热身赛上,这批球员所暴露出的基本功和传接球问题,得到外界很高的关注。但作为训练员,周海滨却以一种专业的角度,给出不同的解读。
自述观点①:基本技术能力训练只是“熟练工”
我关注这批小球员的,不是技术能力。我觉得技术是最好练的,纯基本功技术不是我最看重的。我更看重他会不会踢球、他对足球的理解、无球时候怎么做。有球是最好训练的,包括接球、传球、停球,对抗之中接停球,训练这些东西就是熟练工;然后再结合对抗,再练一遍熟练工。
自述观点②:中国球员上不去,最需锻炼无球能力
运动员在场上,怎样给自己创造出最好的接应空间、拿球空间,甚至是进攻空间。包括跑到一个让对手最难受的防守位置,都是在无球过程下完成的。我们总是讨论一名球员踢得怎么样,在我个人看来,最需要帮助他们在无球当中的东西,因为一名球员一场比赛基本上有80%时间,都是无球状态之下。
为什么中国球员一直水平上不去?如果所有人都知道无球时候该做什么,中国足球肯定会有提高。以前有很多外教来到中国,会感受到很不可思议的东西:中国球员有球情况都很不错,还会发现很多天才,很多超有能力的球员。比如摆脱速度、个人突破,但是他在场上,都跑不到最好的位置拿球,人家贴得死死的,他总是跑在错误的位置上,他还会有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吗?
比如有的球员,和对方后卫10次对抗,有两次人家没有跟上,他有大显身手的机会。教练会说,这个球员太好了。但是那8次呢?正常的情况是那8次接到球,可以表现自己。这才是真正会踢球的。我是纯球员出身,我更看重这些孩子们在无球当中怎样提高自己,这是我最想帮助他们的东西。
自述观点③:世界足球革新太快,每天都要不断学习
16年前我在U19国青队时,贾导(贾秀全)和殷导(殷铁生)也会传授这些东西。只不过,那时候的世界足球还没有这么复杂,还没有如此高深,无非是那几个欧洲足球强国十分先进。我们那时候和他们的差距,包括训练要求和平时比赛,不会像现在这么大。再加上我们踢球人再多一点,选材再好一点,是能够扛一扛的。
但是,现代世界足球发展太快。如果没有革新,还是用以前的方式培养球员,他们能有多大提高呢?当然也不能说他们没有提高。为什么好多教练都说,我们以前就是这样训练,怎么现在的球员练不出来?我觉得,那是不可能练出来的,他和20年前的球员都是练习同样的东西,他能超越前人吗?
如果我当教练,还是运用以前教练员教给我的东西,再灌输至现在的孩子们,他们能够超越我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足球每天都在进步,我们经常多看一看,多学习先进的东西。之前我一直在踢球,一直在踢球就要一直学习,不光是理论学习。比如以前足球的防守反击是怎样的,然后又有传控,又全攻全守。而现在,又开始流行一种新的阵型变化,进攻怎么踢,防守怎么踢。做球员时就是一直学习,做教练同样如此,不学习在足球场上就要慢三拍。
【关于规划】
背景:周海滨19岁时,不仅在山东鲁能踢上主力,成为国青核心球员,甚至已经代表国家队参加2004年亚洲杯。而他现在所面对的这批球员,大多数正在为走入职业联赛而寻路。19岁,在这样一个走在抉择路上的时间点,周海滨以亲身经历送出他的寄语。
自述观点①:2年时间,可能就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有时候想一想时间过得很快。我在十五六岁那时候,基本上还是在踢青年队比赛,并没有更接近一队,但是真正快接近一线队时,就是不到2年时间。1999年鲁能足校成立,那时候我已经在济南待了一年。98年我就到了鲁能俱乐部,后来足校成立又被拉到潍坊。但从2000年开始,脑子里已经和一线队开始有了衔接。再往后,2002年后半段就被上调一队。从2000年到2002年,就这两年半时间,脑子里没有任何杂念,就是天天训练和比赛。你比我强,我就要超越你,我要学习更好的东西,然后努力提高自己,然后争取到一个位置。
现在,无非就是他们比我们那时候推后2年,我们那时17岁,他们现在19岁。而且,不是说现在的16岁球员,已经达到或者超越这批十八九岁的孩子。只要努力,他们还是可以达到我们当时的状态,无非就是晚两年。以前我们18岁左右踢中超,如今可能需要21岁、22岁。但不是说他们达不到那个高度。无非是对于知识的学习会慢一些,晚一些。
自述观点②:2年储备期,杜绝混的心态,要敢往上顶!
对于这批U19国青球员来说,未来2-3年,就是一个重要的储备阶段。这两三年踢好能参加的所有比赛,踏踏实实地努力寻求提高,学会吃苦(科学地吃苦),可能会很辛苦,就可以帮助他们接下来快速成长,甚至一下子就把上一批超越。
我最担心他们没有这个意识,所以教导他们要珍惜现在的条件。以前我见到过比他们大几岁的球员,就觉得反正我到24岁、25岁,顺其自然就能上去了。他们觉得,反正我也顶不上去,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也超越不了前面的人,我就跟着大部队吧。我是曾经看到有人抱以这样的心态,我希望这批U19国青球员,不要怀有这种心态。他们的欲望就是要顶,一批顶一批,我要把你顶了。所以,首先要教会他们珍惜,只有珍惜,才会进一步拼搏和努力。如果他们没有珍惜,底下的那批人有了,那么他们就会被顶下来。你想混到25岁再顺其自然,人家可能20岁就把你超越了。
自述观点③:U19国青是个机会,也是系统性的培养平台
对于这批孩子来讲,U19国青就是提供一个机会,特别是在今年。在国青队,不敢说会有多高质量的训练,但至少是一个系统、完善的训练环境,可以针对性帮助他们提高。还有一点是很明确的,这批孩子在这里会很专注。因为是国字号平台,代表的是国家队,他们的责任心肯定会有提升,态度上也会更加专注。再有,教练员和工作团队也是全身心地帮助他们提高。不是说现在没有比赛,我们最近可能稍微有所放松,这是不会出现的。而且,这些球员在同年龄段各个俱乐部,都是最好的球员,训练要求不用多说,来到这里,对他们肯定将会有所帮助。
我就希望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踏踏实实的,珍惜他们现阶段最好的(努力)时光。没有一线队的机会、没有预备队联赛,在U19国青队,就要全身心地争取提高。就这2年到2年半时间,抛开一切杂念。真正专注和提高自己业务上的东西。时间过得很快,也许以后几场比赛下来,就有机会上一线队。但假如这2年没有真正地做到专注,想着顺其自然往上走,或者说混着往上走,那就是耽误自己,很可能后面的人就能把你顶下来。
【关于育人】
背景:以35岁的年龄教导18、19岁的国青球员,周海滨实际上也被寄予“大哥”风范。而作为过来人,他也经历过从青年球员,到成年球员,直至职业球员和国家队球员的变化。那么一名优秀的年轻球员,究竟该如何学会成长?
自述观点:把U19国青当成大家庭,要学会沟通完善人格
足球运动员在性格上是不完善的。需要从小离家,离开父母,要过集体生活,与外界没有接触,他们会失去很多童年。这是很多球员所欠缺的东西。希望这批孩子在场外,就像我们那时候85国青一样,把这支球队当做一个大家庭。能够来到这里都是缘分,其实他们从小学习踢球,日常交际不是很多,他们从小的生活是很枯燥的。在俱乐部或足校,都是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每天面对的都是这些队友和教练。但足球不单单是踢球,它就是一个人生,其实是另一种社会。好比我在35岁退役,也要进入社会一样。
所以,要让孩子们更早地学会交流和沟通。其实在队里,很多人都是互相不认识的,这就要锻炼他们人际交往和团队精神,对于未来进入社会,和不相识的人交流和沟通,是有帮助的。我和几名鲁能球员就说,你们几个人不要天天就在一起,你们在俱乐部就经常在一起聊,在这里也要和其他队友共同交流。再退一步说,就算有的人踢到职业联赛、有的人没踢出来,对于未来,都是一种人格的完善。不能见到陌生人就不讲话了,在一个团队、一个地方一起工作,就要学会交流。我希望他们能有这样的成长,帮助他们在足球之外学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