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梁熙明
五一九,曾雪麟到底做了什么?他在阵容上作了两处大改:广东队王惠良年初省港杯表现出色,入选成为主力,原中场左树声上去踢左边锋,这个变化在五一九一周前,国足6比0击溃中国澳门时演练过,当时郭家明就在工体看台上,尽收眼底。
战前变阵,足球世界中极其常见,成功了就可以说成是“妙招,用兵如神”,但是也有无数先例证明,临阵擦枪,其实是主帅信心不足,多此一举。
最典型的,莫过于2012欧洲杯,此前德国踢得很顺,半决赛出战意大利,主帅勒夫突然心血来潮想起来变阵,结果德国队刚上场还没摸着门路,被巴洛特利咣咣两球打蒙。
国足实力本就在中国香港之上,客场0比0没拿下来,之后打澳门文莱,虽完成净胜球任务,场面也不理想,社会舆论一来,曾雪麟有了压力,遂有变阵之意。
变阵当然有进有出,这个变阵,谁进来并非最重要的,谁出去才是戏肉——变阵意味着赵达裕排出主力阵容。
赵达裕,或许是中国足球史上最奇特的人物,他奇就奇在,一方面,他身上体现出的那种巨星气质,那种决定大比赛的能力,国足几十年再没出现过,后来的什么“亚洲第一前锋”,什么“大将军”,都是关起门来胡吹大气,国足历史上真正在重大比赛中体现出“一己之力”的,一个是容志行,另一个就是赵达裕。
另一方面,历届国足主帅,好像就是不喜欢用他,尤其是曾雪麟,哪怕赵达裕一次次挽救球队,曾雪麟一次次被赵达裕打脸。用赵达裕是被逼得没办法,眼看要输了,他上来就是能神奇一把,就是能赢球呵!
这种神奇的力量,已经让所有的“技战术”变得分文不值。当巴乔在世界杯上一次次将意大利拯救于水火之中,一次次迸发神奇的力量,那跟萨基的“技战术”有关系吗?
曾雪麟第一次征战大赛,1983奥运会预选赛,就放弃了赵达裕。网络有个传说,为曾饰非,说国足原来不知道报名18人后还可以补报,因为18人名额所限,所以没带赵达裕,结果到了泰国,酒店里发现韩国队超过18人,这才懊恼不已。
这个段子,与其说“曾雪麟懊恼没带赵达裕”,不如说恰恰证明曾雪麟心目中,根本没有赵达裕的位置!真把赵达裕看得那么重要,早就在18人名单上了,还考虑什么补报?
1984尼赫鲁杯,国足1比0拿下阿根廷,是赵达裕第一次挽救曾雪麟。当时国足已连败两阵,奥运预选赛输给泰国被淘汰,之后友谊赛性质的鱼尾狮杯,又输给新加坡,士气低到冰点,何况尼赫鲁杯有正牌阿根廷,根本不抱什么希望。
没想到,国足居然把阿根廷拿下了!虽是友谊赛,对方少了马拉多纳,毕竟是正牌国家队,正牌A级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击败世界杯冠军国度,意义重大。
这场比赛赵达裕当然也不是主力,但是他抓住了机会,在替补上场短短十几分钟内,就体现了决定比赛的能力。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赵达裕的进球,其实是队友没停好,停到他这里,他立即抢在后卫堵截之前,倒地卧射奏功!
即使是拿下了阿根廷,赵达裕也仍然不是主力。直到长城杯,国足内战天津,上来落后0比2,眼看国家队要被地方队淘汰,闹大笑话了,赵达裕一个帽子戏法,拯救国足,而且以他1.60米的个头,头球绝杀!
曾雪麟这才“被迫”树立赵达裕的主力核心地位,之后的亚洲杯预选赛,国足一路砍瓜切菜,全胜不失一球出线,包括最后一场拿下实力最强的卡塔尔,赵达裕终场绝杀,并成为预选赛最佳射手。
亚洲杯半决赛恶战科威特,李华筠单刀得手,正是赵达裕中场对抗中直接一脚出球,捅给前场建功!
但是曾雪麟始终没有对赵达裕绝对信任,稍有波折就会动摇,世预赛客战中国香港没拿下,就想到拿下赵达裕。
结果就被报应了。王惠良出战中国澳门打进第5球(之后赵达裕替补上场打进第6球,他在国足的最后一球),似乎变阵成功,但省港杯的分量,与世界杯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何况王惠良先前“发挥上佳”,反过来也意味着港足对他也很熟,没什么“奇兵”作用。
果然,香港澳门不是一回事,出战中国香港,王惠良毫无作为,落后之下曾雪麟只得再换上赵达裕,乞求奇迹出现。但是此时场上球员急红了眼,已经乱成一团了,只知道拼命起球高吊禁区,让赵达裕1.60米的个头去拼争顶?这岂不是让武大郎盘杠子嘛?
为什么赵达裕明显高出任何中国球员一筹,有没有他国足场面战绩完全是两回事,曾雪麟(以及之后的年维泗)就是不爱用?
其实职业足球世界,这种现象也不少见,球星再牛,主帅就是看不上。最鲜明的例子,莫过于巴乔。
巴乔在意大利,也是奇特的存在,同时代球星中,没有人有他那种大场面决定比赛的能力,但是巴乔个性孤傲,与名帅相处多不融洽,意大利多位名帅萨基、里皮、特拉帕托尼都不喜欢他,连1998世界杯用他的老马尔蒂尼,最初也根本没有用巴乔的想法,只是当他一个替补。
赵达裕情形类似,他再闪光,曾雪麟就是不怎么用。何况曾用人是比较专断的,国足原老门将李富胜被“调整”出队,是因为队内开会,曾讲解技战术打法,要求李富胜回答,李答不上来,曾说了两句后李顶嘴,两人争论变成口角,曾大怒之下,直接向领导摊牌,有他没我!那时候领导已不好干涉主教练权限,李被遣返八一队。
为什么曾雪麟不用赵达裕?当时的说法是赵达裕1.60米身体条件太差,教练有顾忌。但赵达裕多次挽救国足,而且对他能力的欣赏,很多是国足外战时别国教练主动提出的,这不太说得过去。
纯足球的角度,用人其实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特拉帕托尼当年坚决拒绝带巴乔去世界杯,除了担心巴乔伤病过多,身体无法承受高强度对抗,更因为其实意大利队内气氛并不那么融洽,尤其托蒂等主力中场,并不欢迎巴乔的到来。巴乔世界杯前一再苦求,“宁可去国家队拎包也愿意”,这话与其是说给特拉帕托尼听的,不如说是说给那些不欢迎他的意大利国脚们听的,“我不会占你们位子的!”
赵达裕情形类似,如果树立他为绝对一号主力,势必会影响另一中场组织核心——李辉。
与赵达裕相反,李辉历届国足主帅都很喜欢用,一方面他的身体条件比赵达裕好得多,另一方面,他是北京队出身,属于正牌曾雪麟嫡系。曾教练自己是北京队教练,偏向自己倒没什么,曾之前的苏永舜偏好广东人,之后的高丰文偏好中青队旧部,都是人之常情。
球队不可能中场组织双核心,为了阵容塞进赵达裕,曾雪麟一度摆出一个奇特战阵——让赵达裕踢中锋,效果反而好得出奇,可惜曾雪麟还是没下定决心,于是在五一九之前,做出了导致他整个人生被惩罚的决定——弃用赵达裕。
可惜,再也没有阿根廷,好让赵达裕拯救他了。
不到一年,赵达裕在国家队与北京队内部练习赛上,遭北京队毕胜断腿,一颗国足史上最璀璨的巨星,最终成了流星。
悲剧,或许是巴乔和赵达裕这类不世天才的共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