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卖血”欠税4亿 吃老本的辽足解散也是种解脱

呼兰03-11 21:33

体坛周报全媒体特约记者呼兰述评

1990年获得中国足球第一个洲际冠军——亚俱杯(亚冠联赛前身);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前曾十次获得联赛、足协杯赛、亚俱杯等大赛冠军:培养了一批批国脚、国字号教练……作为中国足坛历史最为悠久的球队之一,拥有67年历史的老牌球队辽宁足球队即将解散堪称中国足球的悲哀。辽足的衰落其实从1995年职业化开始连续“卖血”就埋下了伏笔,这支依靠转让球员为生的俱乐部如今在无人可卖的情况下,欠下了巨额的税款和债务。队长张野等7名球员联名上诉中国足协怒斥俱乐部在《2019赛季工资确认表》上伪造签名,更是成为压垮辽足的最后一根稻草。

辽足走到如今的地步,关键就是自身青训出现严重断档,再也无人可卖,依靠转让球员维持运转的模式无以为继。将辽足喻为中国足坛的人才宝库并不夸张,但这座宝库也创造了中国足坛人才流失的纪录。从1995年国脚黎兵以当时创纪录的64万元的转会费转会广东宏远队开始,辽足的足球人才就开始了源源不断地外流。尤其是李铁、李金羽、张玉宁那批险些在1999年创造“中国版凯泽斯劳滕神话”的“辽小虎”和杨旭、于汉超、张鹭这一批1987年年龄段的精英,几十名中国足球顶级球员,除了肇俊哲一人之外,全部被辽足俱乐部转让。

职业化之前的辽足绝对是中国足坛的霸主,也拥有一块金字招牌,但从职业化一开始他们就没有遇到希望把辽足做大做强的金主。球队的老板只是把球队当作了招商引资的招牌,通过转让球员,向政府索要政策支持来勉强度日。辽足这块金字招牌声誉一落千丈的事件不是职业化后的三次降级,而是2011赛季拿到中超第三名,却主动放弃2012赛季亚冠参赛资格一事。从那开始,辽足就被很多球迷称为“辽跑跑”,辽足队员也一度抬不起头,甚至当昔日队魂肇俊哲每每提到这件事,都会恨得咬牙切齿。而辽足之所以退出亚冠,就是因为当时没能向辽宁省有关方面要来政策上的支持。

在大股东投入极其有限的情况下,辽足这种“卖血”求生的模式早就遭到了广泛的质疑,但他们如此维持能够坚持到2019赛季结束,已经是一个奇迹。数年前辽足还在中超联赛时,俱乐部高层采访时就明确表示:“中超俱乐部中,敢说自己真正盈利的,就只有辽足俱乐部一支。”张鹭转会费7000万元、丁海峰6000万元、杨善平6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从2014年到2018年的五个赛季里,辽足转让的10多名主力球员转会费合计就高达4.5亿人民币。尽管前几年中超、中甲俱乐部的投入大幅增加,但这些巨额转会费收入维持了辽足的运转。中国足球烧钱最为火爆的几年,也是辽足转让球员获利最大的时期。

作为一支职业俱乐部,要想生存,首先是要经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当这支长期以转让球员为盈利模式的俱乐部人才出现断档,无人可卖的时候,那么必然走到今天的局面。辽足俱乐部的高层早就应该意识到培养后备力量的重要性,但是10余年,辽足却一直在吃老本,而忽视了青训。当把俱乐部原总经理张曙光从大连毅腾买来的杨旭、于汉超那一批1987年年龄段球员卖光之后,俱乐部便陷入财政危机。如果俱乐部10年来能够继续在青训上保持投入,以辽足多年成功的青训经验,只要能够源源不断培养出一批批新人,那么就完全能够以自己的造血功能生存下去,不至于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辽宁足球俱乐部如今已经欠税高达近4亿元,如果按照中国足协严格执行存在欠税、欠薪行为俱乐部不能获得准入资格的标准,那么辽足俱乐部早就消失。虽然中国足协网开一面,但长期存在欠薪行为的辽足这一次真的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仅仅存在巨额欠税、欠薪,辽足俱乐部多年以来还拖欠其他企业、部门的大量外债。俱乐部此前多年还可以凭借转让球员来筹集资金勉强维持运转,但从去年开始,球队已经无人可卖,大股东宏运集团仅投入保持各梯队正常训练、比赛的费用,从俱乐部高层到球员,俱乐部所有人员的工资奖金长期拖欠,俱乐部已经病入膏肓。

解散虽然让人伤感,但这样的结局对无药可救的辽足来说是一个必然的结局,也是一种脱离苦海的解脱。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