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马德兴釜山述评
中国女足今天(14日)下午在韩国釜山九德体育场进行的东亚杯女足赛第二轮比赛中,0比3负于日本队。不得不说,这是一场完败!固然中国女足目前正处于交替之际,不管是人员组合还是技战术打法,都处于转型之时,而且在整体实力上与日本女足也存在着差距。不过,单就这场比赛来说,中国女足输球恐怕还是在战术组合方面出现了问题,尤其是中场的组合未能发挥作用,导致中场失控,从而令女足的进攻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威力,最终以完败收场。
两名中前卫失职 组合失败
中国女足在本场比赛中还是以442阵型出战,但在首发人员方面进行了调整,尤其是中场的两名中前卫,姚伟与张睿搭档。就“442”阵型而言,这场阵型中最为重要的恐怕还是两名中前卫姚伟与张睿,两人的发挥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决定着中国女足的命运,因为在这两个位置上,不仅承接着中国队的进攻与防守的组织,更重要的,还需要两人之间形成默契、不断前插,直接参与到进攻之中。但遗憾的是,这两人之间的组合整场比赛中其实是相当失败的,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中国女足在比赛中轻松地被日本队撕开防线。
首先,从这两人的组合来看,两人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一上一下”,而不能同时选择前压或者是同时后撤。而且,两人之间应该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拉得过开或者是过近。但实际比赛中,两人恰恰是要么同时上、要么同时下,导致整个女足三条线的失衡。
从防守的角度来说,两名中前卫首先要与身后的中后卫之间形成一个紧密的“Unit”或者“block”,无论是纵深还是局部区域之内,不让对方能够很轻松地突破。这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防守厚度”。而且,比赛之前,大家都很清楚日本女足的传统技战术风格,就是喜欢倒球、传球,利用渗透来最终撕开对手的防线,尤其是中路的渗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女足中后卫与身前两名中前卫之间的这个区域就更需要重点加以提防。
但实际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球员始终有两三人站在中国队后防线与中场线之间的区域,甚至没有人能够实施有效的盯防。日本球员可以很从容地进行传倒,再加上两侧球员的压力,边中结合之后就更显得进攻的立体化。于是,中国女足也就显得很被动。尽管中后卫吴海燕以及宋宇萍不断地前压,以瓦解对方的进攻,但百密一疏,总会出现失误,并最终导致丢球。
回想一下中国女足在本场比赛中的第一个丢球,恰恰就是因为姚伟在回防过程中落到了日本球队身后,从而让对方能够将球倒进去。而第二球,则是因为张睿出现了失误、被日本队抢断成功,从而直接面对中国队的中后卫,并最终导致比分被改写为0比2。可以说,中国女足上半时的两个丢球,完全就是因为“442”阵型中的“中前卫”组合不佳,导致直接失误丢球。
不仅如此,整个比赛中,两名中前卫在选位、站位方面,也存在着值得进一步改进之处。譬如,两名中前卫之间本身的位置距离、两名中前卫与中后卫之间的距离等等。442阵型作为现代足球战术中最基本的阵型,从实战情况来看,理解上似乎还很不够。
进攻人员基本都上了还是无效
不过,更让人不解的是,中国女足在整场比赛中,始终没有对两名中前卫做出更进一步的明确指示。从丢球本身来说,第一个丢球的情况与第二个丢球的情况几乎是一致的,只不过失误的球员不同而已。
应该承认,场上的女足姑娘们都很拼、也很尽力。而且,为了改变女足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教练组也在比赛中陆续更换了锋线球员,希望能够至少追回一球。所以,女足的锋线球员在这场比赛中几乎全部都出场了,但效果却很不理想。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恐怕首先还是在中场。两名中前卫不管是张睿还是姚伟,恐怕都不是那种组织型的中场球员,无法给锋线以更多的支持。
另一方面,在442阵型中,两个边前卫要有强调的突破与传中能力。但在实战中,中国女足两个边路几乎未能传出有威胁的球来,而且由于日本队在防守过程中,针对边路基本都是形成二防一的局面,这让中国女足很难有有效的进攻套路。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女足的射门次数不少,但很少能够在禁区内形成射门。也就是说,女足进攻很少能够进入到对方的禁区之内。于是,整个进攻的效率究竟有多高?恐怕也就不难想象了。反观日本女足,三个进球全部都是禁区内完成的,包括最后一球的补射。
女足输给日本队,可以说不出意外。只是,本场比赛中,女足姑娘们在整个技战术方面暴露出了太多的问题。当然,从积极的角度来说,这也意味着女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