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王铮
中华龙舟大赛历经9年时间,对中国龙舟运动产生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从2011年首个赛季参赛队伍几乎都是业余选手,到如今职业化进程已经十分显著。不仅参赛队伍的体系更加完善,甚至就连高校队伍的选手在毕业之后,都多了一份选择。或者在毕业后选择加入了职业龙舟俱乐部,或者留校执教,总之龙舟运动的梯队化建设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除了人才方面的培养,中华龙舟大赛的举办,也让龙舟赛事的规格有了新的定义。在中华龙舟大赛举办之前,对于很多国外选手而言很难想象会有如此成熟的赛事运营,即便是像今年在泰国举办的龙舟世锦赛,办赛水平也无法超过中华龙舟大赛,甚至中华龙舟大赛的某些技术水平,给外国的赛事主办方很大的惊叹,再加上与央视的合作,通过央视直播,让龙舟有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效果,这无疑也是对于龙舟运动发展的一种帮助。
有了如此出色的平台,有了日趋完善的体系,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龙舟爱好者和观众,那再次回到龙舟加入奥运的话题上,最大的阻碍在哪里?恐怕还是传统文化与国际化之间的融合问题。
提到龙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但实际上,龙舟运动在世界范围的发展程度并不亚于中国,外国选手的水平也并不比中国选手差多少,甚至某些项目还要强于中国的龙舟选手。就像今年的中华龙舟大赛为什么会加入1000米直道往返赛,正是因为中国队伍在世界大赛的长距离上跟对手之间出现了不小的差距。
而据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中国龙舟协会秘书长何懿介绍,今年在泰国刚刚结束的龙舟世界锦标赛上,有超过三十个国家,4000多名运动员参赛,很多国家派的代表团人数远大于中国。这次中国龙舟队一共派出了两三百人,而有的国家则派了三四百人的队伍。而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德国等地,他们的全国龙舟锦标赛同样会有两三百支队伍,三四千人参赛,而无论是队员还是场边观众,就在岸边的草地上,席地而坐,喝着啤酒看着比赛,完全像是一个Party,何懿也是发自内心的感慨:“这些外国选手就是真的喜欢龙舟。”
这样来看,其实龙舟运动的“国际化”程度并不算弱,但毕竟这项运动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如何能更好地让两者之间碰撞出火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是关注龙舟项目的人,想必应该还记得前不久一条“国际划联举办龙舟比赛”的新闻,简单来看,多方推动龙舟运动这也是一件好事,但这件事情在龙舟圈内的反响却并不止于此。作为世界范围内推广龙舟的最大组织,国际龙舟联合会专职于对龙舟运动进行推广,而在他们的推广中,传统龙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但就像国际划联举办的赛事,虽然国际划联有着皮划艇等奥运项目,拥有着奥运优势,但他们做的龙舟比赛在器械上其实有一部分已经与传统龙舟文化发生了差异,这却令龙舟人有些难以接受。
有人曾给出过这样的比喻,世界拳击组织是全世界所有单项运动中会员组织最多的,有200多国家和地区的组织,话语权和地位可见一斑。如果有一天他们表示愿意成立一个组织,帮助武术进入奥运,相信很多中国人都很难接受。你可以用你的话语权和奥运项目的优势,大家一起努力,但不是说你伸手过来干扰,或者本末倒置,那就很难让人同意。
因此,在不改变传统的情况下,更加国际化,更符合奥运标准,是龙舟入奥的前进方向。其实,国际龙舟联合会和中国龙舟协会也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奥运提倡瘦身计划,而传统龙舟22人的模式虽然精彩但并不太符合奥运标准,所以就像中华龙舟大赛一样,目前很多的赛事都在采用12人的小龙舟,在保持传统的情况下缩小竞技规模,能够被现代奥运会的一些规定接纳。
龙舟入奥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像目前存在与奥运会中的跆拳道、柔道等项目,也同样是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因此龙舟的奥运前景并不黯淡,就像何懿所说的,“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所有龙舟爱好者一起团结起来,同时我们也不排斥其他心存善意的组织,更是欢迎他们与我们一起为龙舟入奥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