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丁克的喜与忧:国奥体能胜朝鲜 我的唯一苛刻···

王晓瑞09-06 09:15

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王晓瑞报道

用一场胜利迎接2019年的国内首秀,这是希丁克的最大心愿,何况对手又是近邻朝鲜国奥。

9月5日的黄石之战,是国奥队结束土伦杯征程后的又一次整编。1比1的结果看似不太理想,但希丁克更愿意从中挖掘一些闪光点,例如体能,还有团队防守。当然他亦承认,“以国奥队这一场的表现,并没有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体能和防守,两大进步”

希丁克拥有一个绰号,叫做“魔鬼教头”,这是因为他在执教韩国时,曾经使用高压水枪驱赶队员进行体能储备,并最终练就太极虎军团“跑不死”的绝技,并在2002年世界杯闯入4强。执教中国国奥以来,尽管希丁克没有采取类似万米跑等方式,但对于体能方面的训练,一直格外重视。1比1战平朝鲜以后,他直言最满意的就是体能。

“过去,队员们的体能只能踢出60分钟的高节奏比赛,如今可以达到90分钟,这是令人欣喜的一面。”经过接近10个月的带队,希丁克感觉到,队员们可以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踢出高强度和高质量。事实上,从香河到黄石,他的训练时长和质量都有一定的提升。例如赛前最后一练计划大约1个小时,结果被他延长到80分钟。更往前,他曾经安排一天两练,然后在下午2个小时技战术练习后,又设置了一项YOYO体能特训。

“对于体能,我不是很担心。”希丁克表示,“事实上在这一场对阵朝鲜的最后15分钟,可以看到对手出现一些体能问题,甚至抽筋的现象。尽管朝鲜队的磨合和集训时间,要比我们更长。”

再有就是针对防守,这是希丁克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从上任伊始,他就强调团队防守的重要性。“训练中,球队所灌输的战术要求,就是要在防守上面形成很好的整体,让对手无法击破我们。”本场比赛,朝鲜队共有16次射门,比中国队还多一脚,而在希丁克看来,那一粒丢球也有偶然的因素,“全队防守非常出色,对手只是利用我们唯一的失误取得进球……”这场比赛,他针对防线做出大胆尝试,令两名新人阿不都海米提和杨帅首发出战,门将位置更是换成来自广州恒大的刘世博。

体能和防守,素来是希丁克率领弱队创造奇迹的两种武器。在韩国是这样,执教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也是如此。接下来,他依然打算如此行事,“球队之前的备战,还是非常紧凑且很有强度。未来的几期集训,我会逐步提高我们的训练强度,让队员们的比赛节奏更快、适应更高的强度。”据了解,结束9月对阵朝鲜、越南的热身赛,国奥队将会挑选一些更强的对手,其中不乏伊朗、沙特这一类亚洲超一流球队。

“我的苛刻:进攻需要主动!”

“如果要对球队比较苛刻一些的话,就是我们在多次创造威胁之后,没有把这些机会转化为进球。”总结比赛,希丁克对于很多方面都很满意,但唯独提到进攻效率不足这一问题。

其实在上半场,以接近主力阵容出战的中国队,还是占据一定的比赛优势。只是得势不得分,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半场战罢,希丁克率先调整的就是进攻线,换下左右两翼陈彬彬和陶强龙,派上曹永竞和刘若钒,最后时刻又安排林良铭披挂。补时阶段,正是林良铭头球力挽狂澜。

实际上战至最后,已经是希丁克主动改变进攻体系,“0比1落后时,我们起用了C计划,这是在训练中着重练习的应急方案。”3月奥预赛对阵马来西亚,希丁克也曾使用这一招,由蒋圣龙临时客串中锋。这一次他故技重施,最后时刻蒋圣龙顶在箭头,和刘若钒、林良铭、曹永竞形成四前锋冲击。

他也表示,下一场对手越南队实力更强,应急方案可能将会遇到更大的考验。但其实,应急方案属于主教练做出的一种改变。希丁克更希望队员们在场上,能够主动寻求变化。“我不太喜欢那些只是听从教练指令、不会主动尝试的被动型球员,这也是我着重强调的一点。组织进攻时,队员们需要在比赛之中主动承担责任,主动做出一些选择,他们相互之间能有很好的交流。”他的这种表达,其实被很多人看在眼里。上半场后半段,国奥队频繁传中轰炸,或者中场长传寻求高点。打法既简单,又很容易被对手防范。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王晓瑞

《体坛周报》国内足球记者,常年报道各级男足国字号。

权威源自专业

“体坛+”是体坛传媒集团旗下《体坛周报》及诸多体育类杂志的唯一新媒体平台。 平台汇集权威的一手体育资讯以及国内外顶尖资深体育媒体人的深度观点, 是一款移动互联网时代体育垂直领域的精品阅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