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案例太真实,劝各位不要再盲目办健身卡了!

DBSQ06-17 11:52 体坛+原创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身材变得更完美,让自己的身心变得更健康,于是思考良久,下定决心,一狠心一跺脚,跑到了家附近的健身房办了一张年卡,又在工作人员的“诱惑”下预定了几十节私教课。每天下班后,趁着刚办完卡的兴奋劲儿,欢欢喜喜来到健身房跑上几十分钟、举举铁、游游泳、上上健身操课;在私教的专业指导下,感受着自己每天的身体变化,一边暗喜一边碎碎念:“贵是贵了点儿,可这钱花的真值啊!”

可高兴没几天——出事了!三天两头不是停水,就是停电;今天泳池水温不够,不能游泳了;明天操课老师临时有事,取消一次;后天呢?可能是浴室需要维修,暂停淋浴…再后来,专属的健身教练调店或者离职,就这么断断续续出岔子、来来回回搞事情,还能不能让人好好健个身了?当初店家一嘴一个“尊贵的VIP客户”竟遭到如此的对待,真心一点都不尊贵呢!

如果你遇到过上面的情况,记者只能用“真庆幸,你还不是最惨的”来安慰各位小伙伴儿了。或许从某种方面讲,停水停电总比停业要好,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浩沙健身老板跑路事件,可坑坏了不少消费者,白花花的钱财都打了水漂,再“尊贵”也没用。那么,健身房办卡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如何避免掉入营销陷阱?满大街的“游泳健身了解一下”,可你真的了解其中的套路吗?

近日,北京浩沙健身多家分店出现大规模的集体停业撤店;继去年曝出“南京4家浩沙健身同时关门”的消息后,位于北京的多家浩沙分店也在近期出现了快速撤店的相似情况,截止目前,各店相关负责人已失联,已有数百名消费者和工作人员蒙受损失。

据媒体报道,浩沙北京总部人去楼空,官网也曾一度无法打开,大部分员工遭遇欠薪问题被遣散;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两大主要股东——施洪流(浩沙实业(福建)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施鸿雁(泉州浩沙健身俱乐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欠款12亿元及利息,已被泉州中院列为失信人员执行名单。浩沙国际的多家子公司也已经被工商部门登记为经营异常名录。

浩沙健身成立于1999年,至今已来到二十个年头,是国内最早的健身连锁品牌。根据浩沙健身官网的说明,公司先后在北京、天津、福州等地区设立超过150家直营连锁门店,专业健身教练超过1000人,健身场馆营业总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如今这家传统实业已经被“跑路”、“欠薪”“消费者维权”等字眼团团包围,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彻底倒下。

其实浩沙健身的衰落,并不是一瞬间发生的,早在2018年就有了苗头。去年6月29日,上市公司浩沙国际的股票跳水,股价暴跌后,30亿港元的市值蒸发。2018年7月,浩沙国际遭董事长兼执行董事施洪流在两日内共减持约771万股,涉资金额约2676万港元。同年9月初,公司股票停牌。股价跳水最终导致公司的资金链断裂,也直接造成了浩沙健身无法进行持续的有序经营,最终出现了严重危机。

浩沙健身,这个听过很多年的名字,这家经营了二十年的老牌健身房,如今说跑就跑,完全不管不顾那些花大钱办卡的VIP客户,让他们孤独的站在门窗紧锁的空壳健身房前苦苦讨要那些根本不可能给出的“说法”。这个事件足以给那些想办卡却还没办,或者已经办卡但幸运地躲过类似“劫难”的消费者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真的应该思考一下,如何避免陷入这种营销陷阱,如何安心的健身。

办卡金额需量力而行,切忌被忽悠

毕业没几年的陈女士,在一家民营企业做文员,由于平时工作时间较为固定,周末也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所以她在2018年夏天决定加入健身房一族的行列。谈到为何想去健身,陈女士表示完全是因为自己的个人意愿,希望健身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同时也可以增加个人魅力,于是来到家附近的健身房办了一张年卡,顺理成章也就成为了“尊贵的”消费者。

如果选择一家健身房,我们应该考量哪些因素呢?是价格、距离,还是环境设施等方面?陈女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距离肯定是首先要去考虑的因素。平时都是下了班之后去健身,结束之后时间已经不早了,选一个家附近的也比较安全。而且店里有一些活动或者通知,住在附近也可以很快了解清楚。”

选好了健身地点,接下来就是办卡了。如今比较常见的办卡方式大概有次卡、月卡、季度卡以及年卡等,基本都是根据时间段的不同来进行选择。而大部分健身房消费列表里的“年卡”也是相对来说最划算的。毫无疑问,陈女士也为自己购买了一张年卡,除此之外没有加购额外的私教课或者任何单项的训练课。难道工作人员没有进行捆绑销售?“当然不是!办完年卡后,就有健身教练迅速过来对我进行‘洗脑’了,教练说私教课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练习,也可以更加专业的学习健身知识,如果单纯的自己锻炼,可能效果不会很明显,或者存在错误锻炼的情况…”陈女士笑着向记者回忆当时的情况,对此她表示不否认教练的想法,也肯定其专业性,但自己希望能够有自由的锻炼时间,不想被其他人所打扰。网上也有一些运动视频可以做参考,最重要的是,私教课真的太贵了,超过了自己的承担能力范围,一下子交出去那么多钱,万一健身房出现经营上的问题,一时跑路的话,麻烦可就大了。

选择健身房需要先踩点,多考察

在采访中,陈女士对记者透露,自己平时一周会去健身房3次,每次运动2个小时。自办卡到现在也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了,所在的健身房基本上不会出现临时停水停电的状况,也几乎没有碰到因水温供暖等原因,无法游泳和淋浴的情况,感觉自己十分“幸运”。网络上大量的健身房因经营不善,停水停电成为家常便饭的负面报道,已经让陈女士这样的健身一族感受到了一种“意外之喜”。我们不禁要问,正常运营难道不应该是健身房最基本的工作吗?

不同于陈女士,目前在北京大兴区就读的两位大三的同学小王和小刘(两人也均为化名)就没有这么走运了,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悲惨!两个人是同一个宿舍的室友,今年年初商量着一起去办张卡减肥,互相监督。虽然年纪不大,但两个人十分有“谋略”,特意先在点评类的APP上对学校周边的健身房进行一番考察,选择了一个评分比较高的健身房,看到了网页上的图片后很是满意。于是两人结伴前往进行实地考察。

到地方后,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两人参观了该健身房。小王对记者说,(健身房)实际情况和网上的图差不多,比较真实。由于距离学校不远,再加上工作人员的“滔滔不绝”,两人当场便分别办了一张1500元的年卡。随后还是同样的套路——被游说办私教!办私教!办私教!小刘因为没禁住诱惑,加购了一张普拉提大课的季度卡。可能是对因为此次推销效果不是很满意,工作人员再也没有此前那番的笑脸相迎与滔滔不绝……两人对记者笑言:“妈呀社会太现实了吧!”

办完卡的第二天,小王小刘就迫不及待想去体验,下课之后一路小跑就来到了健身房,体验“尊贵客户”该有的服务。据小刘回忆,锻炼期间基本没有健身教练前来指导,“这也正常,毕竟没有买课,人家也不会很热情;能看到一些教练都有自己的专属客户,感觉买课的人还不在少数。”

可好景不长,本以为一个长期美好的健身计划被一道“紧锁的大门”打乱了。“记得很清楚,我第四次到健身房的时候,外面的大门锁住了,当时以为是那天休息暂停营业,因为门口也没有贴什么公告,所以就没想太多;结果过了两天再过来发现只有前台的工作人员,而里面的健身器材基本被搬空,当时就慌了…”

后来工作人员给出了说明:健身房停业了,卡是肯定退不了,只能转到其他营业部继续使用。可两人查看了其他营业部目录,位置都离学校太远了,根本不可能过去健身;一顿好说歹说,工作人员态度依然十分坚决——就是不退卡!要么去其他营业部,要么转卡卖掉,反正这都和健身房没关系了。扎心,两位同学用攒下来的零花钱办了年卡,用了没到四次就这么打了水漂。“那后来怎么样了?”记者追问道,“打电话给健身房的公司,得到的答复也很敷衍;在二手交易app上转卡也没有动静,看来只能吃哑巴亏了。”

如何避免营销陷阱?理性消费

看了上述几个案例,有没有读者有相似的经历?每每来到夏天,满大街都是传单小哥哥小姐姐的“游泳健身了解一下”。的确,经过了漫长的寒冬“屯肉”冬眠,以及开春之后的“贴膘”,夏天是该管住嘴迈开腿活动一下。健身的热潮在近几年持续升温,微博上看到那些身材曼妙的健身达人,总会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会变成这样。大街上遇见肌肉型男,也总会情不自禁的瞟两眼羡慕几句。

把想法落到实处,真正的去健身房办卡练起来,绝对是个大好事。但背后的营销陷阱、不靠谱的经营状况,可能会让这部分健身小白希望落空,还可能会让他们蒙受一笔不小的损失。我们常说的健身卡(年卡、次卡、月卡等等),其实是一种“先消费后享受”的服务,是商家以其信用做担保的一种变向融资行为,消费者先付款再享受商家事先承诺的服务。但带来的隐患就是商家或者经营者出现不守信用、不守规则,做出卷钱跑路甚至违法犯罪等行为。

在此次采访的过程中,小王、小刘在和记者谈到上当的经历时依旧十分愤怒。作为“过来人”,几位受访者希望用各自的惨痛经历为广大健身爱好者提个醒,理性消费最重要,不要被商家短时间的低价营销策略蒙蔽双眼。另外,健身房的知名度、口碑等因素虽然是很重要的元素,但并不是全部,一定要自己亲自去多跑跑几家,亲自去感受和比较一下,不要被工作人员一时的“洗脑”所征服,要有自己的冷静判断。

这次浩沙健身的跑路事件,也给相关的立法和监管部门敲响警钟。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很多投机分子也将罪恶的双手伸向体育产业。健身房只是其中之一,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维权的难度大,很多健身爱好者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是有冤无处申,只好当花钱买了个教训。

未来,希望相关立法和监管部门可以加强对于健身房的监管,提高准入门槛,加大巡查力度,不要让黑健身房、资质不全的健身房侵害健身爱好者的合法权益,也希望所有的健身爱好者擦亮眼睛,理智消费,踏踏实实健身,安安心心变美。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