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2019三线作战压力剧增 只靠“烧钱”或许行不通
《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报道
2018年中国足坛年度压轴大戏——足协杯决赛于11月30日落下帷幕。凭借客场进球数多的优势,北京中赫国安队继2003年之后,再一次登上足协杯冠军宝座。对于京城球迷而言,这多少有些意外之喜。毕竟国安远离冠军已有时日,夺取上一个冠军还是9年前,也是迄今唯一一个联赛冠军。至于足协杯冠军,更要追溯到15年前。因而从任何角度来说,这个冠军之于国安,都有着不同寻常之意义。
烧钱比口号更见效
在如今的中国足坛,只要舍得投入、愿意花钱,肯定会收到效果。假如上港队不会引进浩克、奥斯卡等标王级大牌,或是恒大队赛季初就像夏天那样,引入诸如保利尼奥、塔利斯卡等国际球星,中超格局或许未必在今年得到改写。而作为季初投入最多的一家中超球会,在比埃拉、巴布坎等重量级外援到来后,国安队确实踢出漂亮的攻势足球,最终夺取足协杯冠军,这也算是对于中赫国安大幅投入的一种回报。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年来,国安一直以不差钱著称,但真到需要投入资金时,并没有像外界想象的那样慷慨。所以,在国安夺取足协杯冠军之后,北京足协在官方祝贺中,表达出对于俱乐部老板周金辉的谢意,国安球迷更是喊出“谢谢老板、谢谢周金辉”的口号。这其实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国安今年的各种投入得到京城球迷的认可。在职业足球领域,成绩是硬道理,而且从来就没有花钱的不是。只有舍得投入,才可能有所收获,而不舍得投入注定很难有所成就。这就好比鲁能在丢冠之后,不少鲁能球迷感慨:“鲁能今年投入了多少?国安又投入了多少?”可以这么说,国安以往给人一种“说大话使小钱”的时代,应该可以划上句号。
不过,烧钱模式始终不是中国职业俱乐部应该追求或延续的。钱当然要花,但如何让效益最大化?这不仅是国安,也是整个中超正在摸索和探究的道路。这就好比国安在夺冠之后所希望的那样,希望今年足协杯冠军是国安重新崛起的一个开始,希望只是一个逗号,更期盼未来能有更多的冠军奖杯落户国安,以配得上首都球队的身份。然而,国安俱乐部恐怕不可能每一年都这么烧钱,毕竟职业俱乐部如今在中国足坛的现象,就像是一个“无底洞”。
于是,夺冠之后的问题随之而生:来年的国安怎么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方面在过去一年,国安队虽然夺得联赛第四、足协杯冠军,但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有很多,队伍的技战术打法也不是无可挑剔,否则不会过早退出联赛冠军的争夺。而且,球队的防守体系几乎一直被人诟病,板凳深度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等。上述这些问题,难道全部需要靠“钱”解决?或许未必!
三线作战压力远胜今年
从另一角度来说,夺取足协杯冠军后,国安队2019年所承受的压力,恐怕远超过本赛季。今年,国安队只需要应对国内赛场,不管是联赛还是杯赛,都是扮演挑战者的身份。但是步入2019赛季,除了挑战上港和恒大等队,相信京城球迷更希望国安可以挑战亚洲。
作为一支首都球队,国安曾是2009年亚冠改制之后第一支杀入淘汰赛的中超球队。但作为和恒大一样都是8次征战亚冠的队伍,在下赛季中超BIG4之中,国安队却是唯一一支没有闯入8强经历的球队。八次征战亚冠,最好成绩就是三次步入16强。这一成绩,显然与首都球队的身份并不匹配。那么步入2019赛季,国安欲以何为?而在征战亚冠的同时,球队肯定还希望继续在国内赛场,扮演一个挑战者身份,并希望挑战成功。
但是,所有这一切全部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看看国安队现在的人员配置,连应付国内双线作战都颇感费劲,更无需再提明年的三线作战。花费巨资引援,或许是快速解决之道,但问题是:如今的国内市场,有了金钱也未必能够买到想要的人,更何况还要面临调节费等诸多限制。至于后备人才,由于在过去这些年,国安俱乐部就没有真正重视青少年球员的培养,短时间之内想要从梯队中选拔优秀球员,恐怕也就无从谈起。
或许,在引进部分球员的基础之上,俱乐部真正需要做的是内部挖潜。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初,转会工作完成后,连主教练施密特也感慨“引援不错、球员储备富余”,但缘何在赛季中后期,连合适的中后卫组合都难以寻觅?伤病或许只是一方面,恐怕还是球队本身或者主教练施密特,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不能忘记的是,今年联赛30轮丢球45粒,已经创下了国安单赛季失分的历史纪录,甚至比2017年还要多丢3球。虽然进球数也达到历史最高(65球),但就像弗格森所说的那样,“防守才能赢得冠军。进攻只能赢得比赛。”想要在联赛中真正挑战对手,国安队的防守功课需要深化。更何况在历史上,国安几乎就是中超诸强丢球最少的队伍,但如今丢掉了这一传统,恐怕未必是那个真实的国安。
历史不会谴责胜利者,因为夺得足协杯冠军,外界将暂时放下对于施密特的非议。而一旦明年遭遇三线压力,也许就会是另一番情景。无论如何,足协杯夺冠之于国安的2018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但所有人都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