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手记:志愿者太过热情非好事 哭笑不得的奇遇

马德兴08-13 23:04 体坛+原创

 体坛+记者马德兴万隆报道

8月13日上午,记者从曼谷转机抵达雅加达,准备开始采访2018年亚运会。这已经是记者第六次采访亚运会,尽管采访的基本都是足球项目,但对于亚运会各个主办国的情况相,算是比较了解,尤其是各种流程。不过,此番在雅加达机场遇到热情的志愿者,已经有些令人哭笑不得。

飞机落地之后,记者很快来到入关处。入境前,组委会专门设立一个制证中心。记者拿着事先准备的采访亚运会的信函,,前往制证中心询问,能否领取采访证件。制证中心的志愿者很是热情,上前询问情况。记者简单询问:“是否可以在这里领证,然后入境?”结果,志愿者让记者在一旁等待片刻,自己前去制证中心询问。

等待之时,另一名志愿者上前询问,记者重复一遍需求。同时告之“已经有志愿者询问”。第二位志愿者便去找寻先前的那位,并在制证中心的桌前说了半天。差不多15分钟后,两位志愿者上前表示:这里的制证中心只是为参赛运动员、官员以及裁判等提供证件,采访的记者不在这里领证。记者便询问:“我应该去哪里领取证件呢?”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

于是,记者说出一声“谢谢”之后,便朝入境处走去。志愿人员很热情,说领记者过去。于是,记者直接来到亚运会专门通道。或许是距离亚运会还有几天开幕的缘故,通道没有什么人,记者办理入关倒也很顺利。但是,携带记者来到入境处的志愿者又将记者叫住,说帮忙询问究竟在哪里领证。于是,又将记者稍等。差不多等了10多分钟,这位志愿者跑回来说,应该去新闻中心领证。记者便问:“能否提供一下新闻中心的地址?”

我不知道是记者的英语实在太烂,还是其他缘故,一个简单的问题即新闻中心的地址,身边的志愿者听完之后,便开始打起电话。记者不知道她在跟对方说什么,反正就是一通印尼语,记者又在一旁等了10分钟。而让记者无语的是,这位志愿者挂完电话之后表示:“我还需要再帮你落实一下。”

于是,从下飞机到入境,在尚未走出机场且没有提取行李的情况下,时间已经耗去50分钟。当然也怨不得这些志愿者,或许他们确实不清楚,毕竟他们只是为参赛运动员、官员、裁判员们提供服务。而且,证件问题在机场入关之前,就已经全部解决了。

无奈之下,记者直接就对志愿者表示谢意,称还是自己出去之后,慢慢再寻找新闻中心。随后,记者与这位志愿者道别,来到机场外专门设立一个亚运会信息台。信息台的志愿者同样很热情,询问记者有什么可以帮忙。记者的问题再简单不过:“请问这次亚运会的主新闻中心在哪里?能否提供一个地址?

结果不仅是这位志愿者,身边的其他两位志愿者也开始帮忙联系,又是一通印尼语。这让记者有些哭笑不得,最关键的是,几位志愿者在电话之后,回过头来询问记者,“是否有PVC卡(批准入境的身份证件卡)?记者称“没有”。于是,几位志愿者称:我没法去领证件。

其中的一位在询问记者来自哪个国家之后,又打电话到语言翻译中心,找了一个会说中文的人员与记者通话,着实令记者摸不清头脑。接过电话之后,因为对方的中文不算很流畅,记者反问:“你会说英语吗?”在得到对方的确认之后,记者称:“我的要求很简单,你能否提供一下这次亚运会的新闻中心的地址?”对方说:“哦,就要一个地址?”记者称:“是。”对方便说:“这样,你把电话还给刚才那个志愿者,我跟他说,让他写下来给你。”于是不到1分钟,记者便拿到新闻中心的地址。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在信息台前,记者又耗去了半个多小时,这让记者完全不知道这些志愿者在打探什么。原本一个异常简单的情况,生生在机场耗了这么长时间。记者不得不开始怀疑起人生了:难道我就这么难与人沟通?

不过,在拿到地址之后,后面的事情变得简单起来,从机场来到新闻中心,制证中心就在新闻中心旁。只是,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制证中心居然在太阳底下设立的临时帐篷里。记者见到那些制证中心的志愿者们戏言:“难道你们不热吗?为什么不到里面去呢?”得到的回答是:“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

取完证件,记者便直接从新闻中心奔赴万隆,准备迎接中国队的第一场小组赛。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