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世界杯赞助商中国企业占多数之因
世界杯开赛之前,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调侃说:“俄罗斯世界杯,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基本上其他的都去了。”确实如此,虽然中国男足上一次出现在世界杯决赛圈,还要追溯到2002年。即便此后16年的世界杯都不见中国队的身影,但中国仍然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世界杯。
今年俄罗斯世界杯19家赞助商中,中国企业占据了7个席位,比例将近37%。《经济学人》认为,中国赞助商之多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
首先,世界杯是国际足联的大型赛事,但作为国际足联的主要收入来源,世界杯与国际足联的商业模式并没有极为密切的关系。2014年巴西世界杯落幕后,国际足联在下一个四年周期内总共创造出54亿美元的受益,但主要是得益于电视版权(24亿美元)和企业赞助收入(16亿美元),抵消了举行赛事所花费的20亿美元的运营成本。
正因为世界杯是全球最受关注的赛事之一,所以很多大公司非常喜欢这个较为传统的广告投放平台,赞助商之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但一切在2015年发生了很大转变,美国检方起诉大约40个与国际足联有关的个人和实体涉嫌腐败,罪名包括诈骗、电汇欺诈和共谋洗钱。
这些指控让那些与国际足联合作的合作伙伴产生担忧——他们与国际足联的关系是否会给自身带来声誉和财务的影响。于是,等到双方赞助合同到期时,像阿联酋航空、德国大陆集团、强生和索尼等公司,最终决定拒绝续约。
俄罗斯世界杯的赞助商名额共有34个,但最终只得到19家企业的赞助,与2014年开赛前早早售罄的盛况形成巨大反差。由于受到此前丑闻事件的影响,国际足联新增的合作伙伴分别来自俄罗斯(主办国)、卡塔尔(2022年主办国)和中国的公司,其中来自中国的企业包括手机品牌VIVO、电子制造商海信、电动车公司雅迪、中国第二大乳业公司蒙牛,以及大连万达。《经济学人》认为,中国的企业似乎不太在意与国际足联的关系。
四年前,大约20%的中国球迷在电视上观看了巴西世界杯,但此前足球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并没有转化成中国企业在世界杯商业帝国的比例——2014年世界杯只有一家中国赞助商。全球著名的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认为,中国赞助商在今年世界杯中的崛起,“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企业为了配合国家大力发展足球运动,提升中国举办世界杯可能性而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