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连逆袭而上恐缴纳调节费引援 中超转会资本说话

马德兴03-02 14:30

《体坛周报》记者马德兴报道

北京时间3月1日凌晨0时,2018赛季中国足坛转会窗口正式关闭。相比往年,由于引援调节费规定的出台,超过标准引援(外援转会费4500万元/人、内援转会费2000万元/人)的俱乐部,需要等额缴纳引援调节费。而且,中国足协将历史性公示完成转会手续的球员名单,并公布“超标”引援并已缴纳调节费的俱乐部,以正视听。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中国足协出台一系列新规,今冬中超转会市场相比往年,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且,相应地出现一些新的特征。尽管有关方面希望遏制“烧钱砸外援”的现象,但在资本作用之下,即使行政指令让外援身价大幅缩水,但烧钱方向正在转到更为年轻的中国球员,其实进入到另一误区。 

资本依然“任性”

尽管中国足协以及更高一级部门希望遏制烧钱,同时确实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资本面对行政力量时,总是想着发挥主导性作用或功能。在总支出呈现下降之势,仍有俱乐部逆势而为。例如大连一方和北京国安,两队今冬转会市场的投入均超过5000万欧。前者引进卡拉斯科、盖坦、丰特三人,一共投入5360万欧元,后者引入巴坎布、比埃拉花费5100万欧元。当然,相比上港当初买入浩克和奥斯卡,一方和国安的引援算是“小巫见大巫”,但考虑到目前政策和环境,已经属于“逆势而上”。当然,调节费更是不能减少。

恰恰因为有钱任性,资本拥有者为了避免“调节费”,也是想尽一切办法。例如已经披露的“买断巴坎布”一说,包括外界传言的一方为买入卡拉斯科、盖坦的“股权置换”说法等。同时坊间有传闻称,某俱乐部引进外援时,更有以出场费置换转会费一说……上述这些坊间传闻的说法,其实都是资本之任性的体现。

除此之外,以往中超俱乐部引进的外援,多是欧洲豪门的大牌边缘球员,但今年,以西甲绝对主力为甚。据统计,2018年,共有五家中超俱乐部从西甲引进7名球星,且都是西甲主力:大连一方的盖坦和卡拉斯科、北京人和的奥古斯托、国安的巴坎布与比埃拉;华夏幸福的马斯切拉诺以及建业的卡拉。而且,这7人的转会费,占据今冬中超引进外援投入的2/3,即超过1亿欧元。当然,他们的年薪自然也是天价。  

从市场角度而言,球迷希望看到高水平的比赛,高质量外援是高水平联赛的重要推动力量。单纯从技战术角度来说,西甲技术流球星的加盟,将提升整个中超的技术含量。只是在新政的实施下,中超各队的“BUG”或许越发突出。技术流球星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中超的技术含量不足,但恐怕难以改变整体不足。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