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开花+奖牌创新高 韩国寄望迈向冬季体育强国
记者王晓瑞报道
5金8银4铜,2018年平昌冬奥会,韩国代表团最终获得17枚奖牌,一举超过温哥华冬奥会的14枚(6金6银2铜)奖牌纪录。韩国媒体称,这是书写华丽般的句号,并称其为“韩国体育史上的新纪元”。尤其是在钢架雪车和冰壶项目摘金夺银,被认为是韩国代表团此番的最大收获,尽管没能完成“8金4银8铜+奖牌榜前4”的既定目标。
钢架雪车金牌、雪车男子四人座和女子冰壶银牌,这些都是韩国冬奥的新突破。韩联社评价称,“虽然金牌数不及都灵和温哥华冬奥会,但从奖牌总数增加,以及各体育项目平衡发展的角度来看,韩国代表团的表现是成功的。”
平昌冬奥运会前,韩国已有53枚冬奥奖牌入账,但主要集中于冰上项目,尤其是传统的短道速滑。一项数据统计,此前,韩国一共获得21枚短道速滑金牌,奖牌数累计约有42枚,分别占韩国冬奥史上金牌数和奖牌数的80.8%和79.2%。即便算上夏季奥运会的金牌数(48枚),21枚的比率也超过4成。至于雪车和冰壶项目,一度被誉为“漠不关心的体育运动”,也经常被媒体戏称为“贫瘠的不毛之地”。
但在平昌,韩国的雪上项目逐渐崛起。尹诚彬的夺金影响有多大?现在,韩国媒体戏称其为“登基的尹诚彬皇帝”。或许还很难说这一个人荣誉,究竟会为韩国开展钢架雪车运动带来多少影响,但尹诚彬自身的偶像效应,正在呈几何数扩张。
而比起尹诚彬,能够在雪车男子四人座摘银,由元允宗领衔的4人组励志故事,也在广为流传。这其中,元允宗在大学毕业后,本想成为一名体育教师。投身雪车运动,还是源于一份国家队选拔赛海报的启迪。至于另一选手金东铉,一度患有先天性听觉障碍,差一点放弃雪车生涯。
实际上,韩国过去开展雪车运动,客观上存在很多困难。比如场地,有时甚至要到柏油路训练。后来意识到专业条件的局限性,更多采取海外训练的方案,但费用一直都是问题。甚至在国外,还曾出现借用外国选手装备的“佳话”。直至2015年左右,伴随平昌冬奥会的临近,以及元允宗等人外出成绩上佳,支援才逐渐得到扩大。即便如此,在1月24日韩国代表团的誓师大会上,当元允宗言称誓夺奖牌时,并未得到任何期待。如今他总结称,夺银的功劳,在于优秀的团队组织力。尤其是4人考虑彼此的牺牲,相比其他国家十分难得。
不可否认的是,尹诚彬、元允宗等人此番夺牌,离不开东道主前些年加大投入的力度。但更重要的,在于他们冬奥会前的成绩起色。包括备受关注的女子冰壶队,由于此前曾进入世锦赛前4,热度也在逐年提升。在平昌,光是现场后援团就超过1200人。在韩国,优秀运动员在奥运赛场战斩金夺银,很容易被视为“国民偶像”。媒体分析称,未来4年,冰壶运动借此热潮,很容易在韩国得到迅猛发展。
过去十年,韩国冰壶运动的开展十分顺利。2006年,第一个国内冰壶中心成立,后来陆续建有冰壶专用场馆(目前韩国共有6座)。索契奥运会后,国家队规模也得到扩张,一些国际大赛也开始落地韩国。有趣的是,在15名韩国冰壶选手之中,14人来自庆尚北道的义城郡。那里一直是韩国大蒜种植中心,韩国的第一个冰壶中心也设在义城郡。起先,冰壶馆虽然设施豪华,但应用人群较少,更多提供于义城女子中学。然而,正是这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倾情投入,带动这座乡下小城对于冰壶的喜爱。后来,国际赛事频繁在义城郡举办,更是带动这一小冰壶圈子的蓬勃发展。如今提起“蒜城女孩”,不仅代表着韩国女子冰壶队的成就,也象征着义城郡这座冰壶小镇的传承。
平昌硝烟散尽,除了雪车和冰壶,韩国媒体也在呼吁开发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项目潜力。尤其是“白菜男孩”(一年级时,在由白菜农田改建的雪橇场第一次接触单板滑雪)李相昊,因为在单板滑雪男子平行大回转摘银,使得媒体们呼吁道:投资集中发展雪上项目的基础设施,“加强竞技能力为主的精英培养,固然是很重要,但以生活体育为基础的草根体育,是需要通过扩大项目需要而强化竞争力。”韩媒认为,现在,韩国已拥有世界级水准的冬季体育基础设施,在培养希望之星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冬季体育项目投资,才能真正地成为冬季体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