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思埸夺冠大揭秘 曾经的磨难成就今天的金牌

谭彦嘉楠07-21 06:58 体坛+原创

  体坛+记者谭彦嘉楠报道

  短短五天,谢思埸完成了从银牌到金牌的跨越,领奖台上的一小步,却是他人生的一大步。他哭了,尽情的释放着自己的眼泪,“因为这一路走来都很不容易,伤病、手术一直困扰着我,能走到今天确实很不容易······”是啊,这枚金牌的背后有着他太多的付出和不易。”

  谢思埸是个汕头娃,他的跳水生涯始于2002年,那年他7岁。

  刚刚进入汕头金砂一小就读的谢思埸就被前来选材的汕头跳水学校相中,开始了他的跳水之路。虽然比同龄孩子起步晚,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在这条路上的前景,因为他有颗为跳水而生的大心脏。在别的孩子畏惧的跳台太高时,他却觉得有点矮。喜欢挑战是他的又一特点,看着那些别人没跳过或者跳不好的动作,他却学得又快又好,一不留神就把难度系达4.1的409C和109B变成了自己的杀手锏。

  2012年那年,他只身来到北京,进入了梦寐以求的造星场——中国跳水梦之队,师从功勋教练钟少珍。次年的国际泳联大奖赛新德里站中,16岁的他勇夺十米台单、双人两枚金牌,其中在十米台单人项目中,他不仅跳了109B,还跳了难度系数4.1的409C。一次比赛中同时采用两个难度系数为4.1的动作,谢思埸成为国际赛场第一人。一时间,“难度王”成了谢思埸的代名词,被外界誉为男子十米台的接班人。

  可就在这些期盼中,谢思埸却因为伤病停滞了。他受伤的左脚腕做了手术,可医生的诊断书却成了“判决书”:他可能无法再跳水,这消息如晴天霹雳般的砸在谢思埸的心头,“那段时间我很迷茫,但我不甘心,为跳水奋斗了十年,还什么成绩都没拿过,怎么能够放弃!”不甘和不舍,谢思埸没有放弃。下不了水,他就练腰腹力量,不能上跳台,他就在水下行走。

  终于在他的坚持下,2014年底,他的训练恢复正常了,不过新的挑战又来了,队里决定将他的主项从跳台转向跳板。突然的转项,让谢思埸有点担心,不过很快的他就适应了新的“舞台”。“谢思埸的动作干净,空中翻腾快,入水漂亮。”奥运冠军胡佳曾这样评价着谢思埸,他认为有了这些优势,谢思埸转战跳板会更有作为。

  果然,在来年的喀山世锦赛上,谢思埸就一战成名。在队友何超出现失误的情况下,他以485.50的历史最高分为中国队完成1米板项目世锦赛五连冠,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枚世锦赛金牌。

  从喀山回来,谢思埸和奥运冠军林跃搭档竞争男子双人三米板的奥运入场券,在第一站的选拔中就战胜了曹缘/秦凯组合赢得先机,可是伴随着胜利而来的还有那最忌讳的伤病。他脚腕处的旧伤复发,疼得完全无法走动。2016年春节前夕,谢思埸回广东做了第二次手术,取出两根移位后一直折磨跟腱和肌肉的钢钉,却留下一块无法取出的碎骨。而这次手术也让他的里约奥运梦彻底破碎。

  落选后的那段时间,本来就内向的谢思埸更加沉默寡言,他不和别人聊天,每天躲在房间里。直到队友们出征的那天,他终于释然了,“既然结果已经无法改变,那就继续努力吧。”带着这样的信念,伤愈复出的谢思埸在里约奥运后的全锦赛上拔得头筹,用冠军宣誓着自己的回归。

  进入鸡年,东京新周期也拉开序幕,今年的世界系列赛北京站是新周期的第一场国际大赛,谢思埸交出了一金一银的答卷。而转战广州,谢思埸则完美的拿下了男子三米板单双人两金,之后的喀山站和温莎站,他也将单人项目的银牌牢牢拽入手中。

  这样的成绩对于被脚伤耽误了很长时间的谢思埸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褒奖,而大家也很自然对他委以重任——夺取世锦赛男子三米板单双人冠军。

  但往往就是“太想要,反而拿不到”,7月16日,男子双人三米板决赛,领先了四跳的谢思埸/曹缘,因为第五跳的失误,在最后关头被俄罗斯组合库兹涅佐夫/扎哈洛夫逆转了,丢掉了中国队蝉联了六届的金牌。“我想要这块金牌,想好好表现自己,却反而放不开。”谢思埸真的很希望拿到这枚金牌,也正是因为想法太多,他乱了方阵。身旁的曹缘虽然察觉到,也积极的给他减压,但是已经晚矣。

  好在他很快从失利的懊恼中走了出来,去跟师哥秦凯“求救”,努力的调节自己的心态。终于,他做到了,在重压下,他专注于每一个动作,成功的走向了男子三米板的最高领奖台。

  他说,曾经的磨难都是值得的,“没有辜负自己,感谢自己过去的付出。”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