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维奇照片门体现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困境

王勤伯05-23 10:55 体坛+原创

>>>相关阅读:拉维奇照片门:否定拉丁热情=背叛热爱足球的过去

>>>相关阅读:拉维奇照片门:“英国足球流氓”加入的文化霸权输出

体坛+记者王勤伯

1

拉维奇照片风波,纯粹就是一两个英国人带着对世界的无知煽动中国网民搞出的闹剧。

只要理性和心态平静,辩倒无知的西方人不是难事。

不少英美国家人士在对中国人“解读世界”的时候,内心有强大的优越感,自认为他们比中国人更懂欧美,更懂西方,更懂世界。实际他们对欧洲、对世界的认识非常肤浅,他们只是英语更好。在拉维奇照片门风波中扮演了煽动主角的两位英国人就是例子。

第一位是推特自认证为“前天空体育记者”的马克·德雷尔,也就是贴出拉维奇照片制造风波的人。他从一开始就地理逻辑混乱,“在欧洲这样做是可以的,但在西方大多数地方这是种族主义”。

第二位是推特网民@GzFuligans的一位英语国家人士,他是广州一支中超球队的外籍球迷组织代表。他一上来就造谣,“在欧洲这是不能被接受的。”

中国一些跟风的网民抓住这两个英国人的话当作《圣经》,于是有了“多数欧洲人都怒了而多数中国人还没反应”这种说法。而且,由于一开始的推动者本身就是中超某队球迷,一场混杂着各种因素的网络讨伐运动就迅速开始了。

实际推波助澜者忽略了很多西方人在马克·德雷尔推特下发表的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他仅仅是虚伪,有人认为他小题大做,有人说“你是天空体育前记者必定有原因”,有人认为他完全不了解这个动作的含义。可贵的是一位西班牙国家级媒体驻中国记者奇诺查诺,他被一些认识他的中国人认为是最近十几年以最为平和客观的态度向西方报道中国的记者,奇诺查诺一直在推特上和马克·德雷尔以及GzFuligans辩论,指出他们的谬误。

要辩倒马克·德雷尔和GzFuligans并不难。笔者一上来就直接问他们会多少外语,会不会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对欧洲和拉美有多了解。这些问题都是他们不敢正面回答的,试图用“全球”等话语避开。

笔者会8种欧洲语言,对于那些带着优越感在中国人面前“解读世界”的英美人士,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汗颜,东欧南欧西欧随你选。

很快,马克·德雷尔就承认,这个话题他是通过英国角度来看待,他根本不知道意大利语的“中国杏眼”(occhi di mandorla)、拉丁美洲西语的“细长眼”(ojos rasgados)和英语歧视性的“小斜眼”(slanty eyes)完全是两回事情,也不知道眼睛又大又不斜的雷科巴因为细长眼被称为“中国人”。最后他只能坚持英美政治正确。

插一句,马克·德雷尔的态度可以接受,辩论不是打倒谁。笔者的目的只是指出他的局限、谬误和言过其实。

从头至尾参与误导中国人的GzFuligans却根本没有了解世界其他地方的愿望,最后他干脆直接对笔者进行辱骂,说笔者是“傻子”,说笔者“根本不像记者”。

这种情况笔者过去和英美人士过招时经常遇到,优越感被击溃,立即转成谩骂。

24小时内,另一位俱乐部或球迷身份的人GZ Evergrande News加入对笔者的辱骂,“你收了河北幸福多少钱?”

误导、球迷矛盾、污蔑、辱骂……这些就是利用误解攻击拉维奇的人物,甚至是关键人物。

2

已经到了说不过就污蔑和辱骂的份上,这场讨论不再有深入的价值。这件事情,除了英国人,所有人都是受害者,拉维奇被彻底冤枉,谩骂拉维奇的中国网民不仅被误导,而且被英美“普世价值”再度洗脑。

笔者更愿意站到另一个高度来看这个问题。

把拉维奇照片辱华消息传递给阿根廷媒体的是美联社。在阿根廷《民族报》刊登的美联社稿件中,没有提到英国人的参与,看上去,就像一场中国民众自发针对拉维奇的运动。更没有提到在中国有很多人不同意这样对待拉维奇。

意大利多家媒体没有驻中国记者,消息来源也是外国通讯社,只是未注明来自哪家(如果是本国安莎社则肯定会注明),文稿里有这样一句话,“在中国,杏眼是侮辱性的词汇。”这下意大利人真的被迷惑住了,杏眼是意大利人着迷的中国文化元素之一,京剧、中国电影海报都化妆都会突出眼角斜飞的中华杏眼,为什么成了侮辱性的词汇?一位女网友写,“那么从今天开始,谁跟意大利人说起比萨饼就是种族主义!”

各位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吧。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和世界的交往,时时刻刻被英美价值体系、记者和通讯社网络左右着。一眨眼之间,一个本来代表着中国积极正面和特色形象的文化元素就被抹黑了。责任在谁呢?

这种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挑拨离间的手法实际是英美媒体常用的。一位生活在巴西的华人告诉我,里约奥运期间,BBC巴西把中国人对巴西的吐槽放到首页头条——手法一致,抹去了中国人对巴西的印象受到英语媒体报道严重影响这一前提。

在整个拉维奇风波中,很多熟悉西班牙、意大利、拉丁美洲的中国人平和的声音被淹没了,一些住在巴西的华人现身说法,声音也被淹没,很多人更愿意相信英国人说的是真的,相信英国人就是正确的,就不是友好!就是侮辱!全欧洲都知道是种族主义!他们就是嫌中国人眼睛小!这个动作就是种族主义!

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歧视。

也不要认为是英美专门针对中国。对一个国家说另一个国家不好,是英美文化倾销的惯用手段。我的朋友、阿根廷老记者勒文斯基说,“这个动作本身是对中国人示好,表示:喂,朋友,看我也是中国人。英国人从来不改变对阿根廷的态度,永远在阿根廷身上寻找猫的5个爪子。我认为他们是有意的,因为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很在意参加一带一路峰会,他们有意在这个时候制造中阿紧张关系。”

笔者并不完全同意上述说法,毕竟缺少证据。但既然英国人可以带着恶意去曲解拉维奇,阿根廷人为什么就不能怀疑英国人是在中阿关系中间使坏?

不管怎么样,唯一的赢家是英国人。中国人原本可以和世界正常交往,和意大利人、西班牙人、巴西人、阿根廷人友好往来,不受英美式虚伪和歇斯底里政治正确的干扰,然而,在一个无形的网络中,你对整个世界的情绪、你对英美之外其他国家的看法,以及英美之外其他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都被操纵了。

或许,你甚至被奴役了。

3

常年阅读笔者文章的读者,必定很清楚,笔者是一个深入骨髓的国际主义者,一个世界主义者。

笔者认可今年去世的波兰哲学家、社会学家鲍曼的看法:全球化已大潮汹涌,世界却没有为全球化做出准备。

全球化是否就是英美化?这是一个大问题,甚至是最大的问题。英美歇斯底里的政治正确就是普世价值?中文是否应该跟风英美在各种场合禁止黑人、白人、黄种人、河南人、胖子等一系列词汇?刘翔的110米栏金牌是黄种人在直道项目的突破,这句中国媒体重复的话,英美同不同意?

面对英美价值输出和文化霸权,笔者并不认为求助于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是正确的。相反,事情会搞得更糟糕。

这次拉维奇风波,笔者通过个人的努力扭转了一部分公众对拉维奇的误解,但也不希望诸位去进行一场反向的骂战。谨记!

面对文化倾销和文化霸权,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比倾销者和霸权者更强大。这是为什么笔者要努力去学习更多种外语,努力争取不通过英语去了解世界,在英美强势文化的传播手段面前,我作为个体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蝼蚁都算不上,但面对那些试图带着无知和优越感来误导中国人的英美(或西方其他国家)个体,如果1对1,我可以战而胜之。就像足球,无论俱乐部之间多么悬殊,如果是11人对11人,总是有一战的可能。

中国的年轻人应该学好英语,应该了解英美,但同时又保持警惕。如果有可能,最好是学一门英语之外的西方语言,通过不同的语言把一个西方拆散成很多个西方。当你能够和一个非英美国家的友人交往时,应该努力去寻找中阿、中巴、中西、中意、中法、中德直接交往的模式,突破文化国界的阻隔,而不是呆在英美鉴定的模式和价值监狱里面。

举一个中德交流的好例子。中国德迷亲切地称呼施魏因斯泰格为“小猪”,称呼巴拉克为“小熊”。这里面,对施魏因斯泰格的名字尤其可能引发敏感反应,就连德国媒体也从未实现让施魏因斯泰格和猪同框。

但我的同事张力把中国球迷这份亲切传达给了两位德国球员,让他们开心地拿着猪和熊的玩具为中国球迷拍照问好,这就是正确的交流,重要的是善意得到传递和表达,而不是在英美价值观左右之下去怀疑、刻意曲解和误读善意,最后形成一份根本不应该存在的敌意。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