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江看完《摔跤吧!爸爸》红着眼 王旭想起爸爸的话
记者梁丽娜报道
盛江,是中国摔跤队教练,目前带队在印度参加摔跤亚锦赛。在《摔跤吧!爸爸》上演第一天,他就带队员去看了。听听他的观看感受:
电影第一天上映,我就带着自己的三个队员去看了,难得有一部以摔跤为主题的电影。说实话,电影第一分钟开始,全身鸡皮疙瘩,很多很多的画面,看了都不是泛泪花,而是掉眼泪。走出电影院时,大家眼睛都是红肿的。
我知道很多人去看了这部电影,但作为摔跤人,看的时候跟大家感觉又是不一样的,因为电影里寄托着我们的情感,很多画面都让我们不由得想起自己走上摔跤这条路的点点滴滴。我想起了自己怎么从小山村里走出来,怎么开始练,怎么走到奥运会的赛场上,每个细节,每个点,都是心声,很容易有一份代入感。
摔跤在中国属于冷门小众项目,不被很多人了解熟悉。但愿电影能推动这个项目的普及。出来比赛前几天,有亲戚和朋友都来问我,摔跤的一些细节和特点,甚至有家人动了念头想让孩子去学学,练练,我想这是电影存在的最大的意义。而当下的年轻人,也需要这样的故事来激励他们。
还有一个热点,大家都在关心主人公阿米尔·汗增重又减重的过程。其实这在我们摔跤项目中很常见,尤其是减重。70%的运动员都需要经历降体重这个最痛苦的环节,一般减个10公斤都很正常。
我还是运动员时,减10公斤体重最困难的可能是最后0.3或0.1公斤。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蒸桑拿都是减重的手段。记得夏天时,在杭州的西湖边,为了减重,穿着跟雨衣一样厚的减重服围着西湖跑,别人都把你当傻子。降到最后降不下去,只能呆在桑拿房,一呆就一个小时不出来。最痛苦的一次,在桑拿房晕过去,教练用冷水泼醒你,直到降下去为止。还有队员是被教练抬到桑拿房,出汗之后,再被抬出来。摔跤运动员的辛苦,很少有人能真正体会得到。
电影是四姐妹的故事,现在三妹还在练,这次亚锦赛,她参加48公斤级的比赛,过几天,我要去看能否遇到她们姐妹。
而另一位摔跤队员,王旭,在2004年雅典为中国拿下第一枚摔跤奥运金牌。如今,她在北体大当一名摔跤项目的老师,在朋友的建议下,王旭去看了这部跟自己项目息息相关的电影:
以前当运动员时,就对印度特别好奇,觉得这是个很神秘的国家,可惜没去过。这次,他们又拍出了这样一部电影。电影里两个女儿训练的画面,我们都经历过。竞技体育,不苦,不付出,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超人的信念是不可能有成绩的。而运动员就是看成绩说话,成绩能体现你的价值,冠军也是苦日子里泡出来的。
摔跤比赛场上就6分钟,但台下都是十年功。有些时候,强度达不到教练的要求时,就会觉得难受。
不过,跟电影不一样的是,电影里的两个女儿是爸爸督促着训练,然后走上冠军之路的。
我从柔道项目转向摔跤后,练了这么多年体育,爸妈基本上没见过我训练或受伤时的样子。那时都是封闭训练,也不能让他们知道,都习惯了,报喜不报忧。爸爸虽然不懂竞技体育,但那时跟我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吃苦,怎么能出人头地,既然选择,就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