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总监布莱切斯“让F1在中国变得更具吸引力”
特约记者茅为安报道
上周末的上海笼罩在阴晴、冷暖不定的天气之下,但哪怕上周六晚上下了整整一宿的雨,也没有阻挡车迷观看2017年F1中国大奖赛的热情——整个周末,上海国际赛车场创造了三天约16.5万人次的入场人数,超过了往年的水平。如果中国与F1的结合在最初是“先结婚后恋爱”,那么在经过了两个“七年”之痒的考验后,这段感情终于变得牢固和甜蜜。如今,在这项运动进入崭新的时代之际,相信续约不会遇到太多障碍,相信这段姻缘将结出美丽的花朵。
车迷基础:稳定增加人气飙升
今年中国车迷的热情之高,在上周五自由练习因为大雨和大雾的天气原因无法正常进行时就体现出来。哪怕赛道上没有赛车,他们也没有任何鼓噪,而是想方设法与车手、车队进行互动;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旗帜,唱响赞歌,还有装扮成阿隆索、维特尔的车迷兴致勃勃地做起模仿秀。
面对如此的车迷,汉密尔顿在与赛会沟通之后,走出车房、穿过维修区和赛道,直接来到主看台下,当场在梅赛德斯纪念帽上签名,亲手飞上看台,而且通过微博直播他与车迷的互动,成为中国大奖赛历史上最温馨的一幕。这样的场面大多数时候只有车手回到主场比赛时才会发生,例如汉密尔顿、巴顿在银石,佩雷兹在墨西哥。
但是,这一次真实地发生在了上海。
事实上,随着旅居工作在上海和全国各地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中国大奖赛对外国车迷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他们中不止那些前来支持同胞的,还有超级F1“粉丝”。
土耳其人Ibrahim已经在宁波生活了九年,他说自己已经看了F1二十多年,念书时只对F1感兴趣,是舒马赫的铁杆拥趸。除了刚到中国的2008年,过去八年他每年特意请假到上海现场观赛,而他也去过马来西亚、英国,当然还有曾经的土耳其大奖赛。在他眼里,中国车迷“狂热”、“有组织”、“一年比一年壮大”。2011年,土耳其在举办了大奖赛七年后,因经济效益不佳而退出,伊斯坦布尔赛道就此荒废。所以,对Ibrahim来说,上海成了他的主场。
与土耳其同病相怜的,还有韩国和印度,他们与F1的”恋情“甚至更加短暂,除了财政原因,无法激发民众的兴趣导致场面冷清,陷入了一个死循环。相比之下,经历过低潮的中国大奖赛已经建立了稳定的车迷氛围。
很久以前,只有舒马赫、莱库宁、阿隆索、汉密尔顿、维特尔这些大牌有号召力,但如今里卡多、博塔斯、维斯塔潘、范多恩成为新一代偶像,而效力于小车队索伯的埃里克森以及他那临危受命替补比赛的意大利新人吉奥维纳兹都有自己的后援团,甚至有些车迷“博爱地”支持多名车手,这股热情可见一斑。
就在上周末,马来西亚确定将在今年举行完比赛后,提前一年终止办赛合约。F1在1999年首次在马来西亚举行,然而过去几年与MotoGP爆棚的景象相比,F1在雪邦赛道所遭遇的冷落,只能用凄惨来形容,而马来西亚政府官员去年就开始公然宣称他们不再需要F1。
与这些因各种原因而不景气的大奖赛相比,中国大奖赛的人气不断飙升形成了鲜明反差。在马来西亚离开之后,意味着只要签订新的合同,中国大奖赛将成为亚洲办赛资历第二丰富的比赛,仅次于日本。
市场发展:把F1带进市中心
今年是中国大奖赛第一次被安排为赛季的第二场比赛,对于任何赛道来说,紧挨着揭幕战都是巨大的挑战,因为墨尔本的人气和口碑在整个赛历上数一数二。
现场观看过澳大利亚大奖赛的车迷都会对阿尔伯特公园的氛围感到难忘,这是唯一一条能做到周四也有7-8万观众的赛道。对于任何其他大奖赛主办方来说,澳大利亚人在自我包装和宣传上的成功经验都值得学习。
澳大利亚大奖赛有限公司作为赛事的推广者,通过与维多利亚州旅游局和其他机构的合作,将周二和周三打造成宣传日,通过为车队量身定制宣传活动,来为新赛季和自己的比赛造势,而这些活动地点都在普通人可以接近的公开场合或游客访问的地标区域,例如:亚拉河、墨尔本动物园、布莱顿海滩、Eureka 88高楼观景平台等。一般情况下,车队都不会放过如此的“免费”机会,而场地提供者也乐意无偿配合,达到自我宣传的目的。
不得不说,澳大利亚大奖赛主办方的推广理念与自由传媒对F1的改革计划不谋而合,那就是与车迷建立良好的联系,同时让更多普通人感受到F1的魅力。
事实上,F1中国大奖赛主办方上海久事国际赛事管理有限公司在其承办的ATP1000级别的网球大师赛期间也奉行着同样的策略,自2011年起,“大师浦江夜”成为了传统预热活动。其实早在2002年作为ATP年度总决赛的大师杯第一次登陆申城时,包括休伊特、费德勒、阿加西、费雷罗在内的八位参赛者以唐装现身外滩,就引发了轰动。
理论上,F1车手齐聚黄浦江之畔甚至市区也可以进行,但牵涉到10支车队,协调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就拿经验丰富的澳大利亚主办方来说,也只能为不同车队定制符合他们口味的活动,而没有任何一个主办方在赛道之外聚集过所有车手。
但是,这项运动的新当家人已经明确表示,将在未来帮助赛事主办方一起让更多的普通人能走近、接触F1。如今身兼F1主席和CEO于一身的切斯·凯利曾经在21世纪福克斯担任首席运营官,深谙媒体传播领域。他在墨尔本时对记者说:“我们将尽一切可能让F1接近最广大的车迷,让它成为所有人能通过各种方式融入的运动。对于那些已经成功的模式,我们肯定继续发扬,同时要寻找新鲜的令人兴奋的方式。我们要让我们的明星车手能够与车迷打成一片。”
2017年发生巨变的不止是F1,老牌车队迈凯伦也迎来了新管理者——拥有丰富赛车市场开发经验的美国人扎克·布朗。他指出过去(直至当前仍是)F1最大的问题在于,赛事的宣传工作仅限于有比赛的那一个月,而导致这个问题的症结,就是在原来的赛事管理体制下,主办方没有得到足够的鼓励,更没有分享到足够的资源来进行大力宣传。
但,这一切将在“自由传媒时代”彻底改变,而可能的方式之一,就是由专业的市场公司来帮助各个大奖赛主办方策划类似于墨尔本那样的场外活动,把F1真正带进城市。
关于未来:F1新主人看好中国
今年是中国大奖赛第二期合同的最后一年。从去年开始,一些中国媒体就抛出了上海是否应该与F1续签中国大奖赛举办合约的问题。对此,其实今年年初上海市政府公开信息中《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已经给出了暗示。
文件中明确提到了“十三五”期间,加快发展体育服务业是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到2020年,形成一流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的基本框架……提高已有网球、田径、马拉松、马术、赛车、斯诺克、自行车等品牌赛事的溢出带动效应,力争形成‘一月一个代表性精品赛事’的良好局面……提升已有八大赛事运营能力和综合效益,即F1中国大奖赛……”
梅赛德斯运动主管托托·沃尔夫曾这么说:“没有中国,F1就是不是世界锦标赛”。上周日,在切斯·凯利的领导下担任F1商业总监的肖恩·布莱切斯第一次走上中国大奖赛发车区,当他见到整齐有序的车迷挥舞旗帜并为一些车手唱歌后感到“震惊”。
当被记者问到如何看待中国在F1版图上的未来时,他说:“自从2004年以来,上海带来了精彩的比赛,我们期待与现在的伙伴一起,能继续帮助F1在中国继续成长。我们与中国已经建立了长期的关系,我们希望继续下去。我们的宗旨是让F1在中国变得更具吸引力,而且通过中国辐射整个亚洲,希望现在的合作伙伴能够助我们一臂之力。”
与此同时,布莱切斯相信只要方式正确,中国F1市场的巨大潜力就能被真正得到挖掘。他说:“我们做过一些研究,中国市场正在稳定地成长,只要策略正确,就可以激活它的巨大潜力。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不寻常的市场,F1和赛车不是传统项目,但是我们致力于无论你在现场还是在家里看电视,都能觉得自己与赛车、车手更加亲近。”
据悉,凯利与布莱切斯已经利用中国大奖赛的机会,与赛事主办方进行了多场会晤,双方的洽谈气氛积极,甚至并没有牵涉具体的条款,而是就F1在迎来改革之际,双方如何共同寻求突破、创新进行了讨论。
布莱切斯补充道:“作为一个新的管理团队,我们对F1的未来发展有很多新想法以及新的工作模式。我们非常希望中国的伙伴能够与我们一起实现目标:确保中国市场可以与其他的产业相结合;运用中国活跃的社交媒体和所有一切可行的方式,让F1在中国拥有更大的车迷基础,最终壮大这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