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中国女排联赛,墙内开花照样香
随着江苏女排击败浙江队首夺总冠军,历时4个多月的2016至2017赛季中国女子排球联赛落下大幕。总体来说,本赛季联赛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在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金牌并掀起一股“排球热”、排球之窗接手排球联赛等大背景下,通过改革赛制、引入“鹰眼”系统、重启全明星赛等新举措,联赛的关注度、观赏性乃至整体价值都得到提升,无疑有助于推广排球运动。
竞技层面,塞尔维亚主攻米哈伊洛维奇等正当打的顶尖外援加盟也是第一回,同样增加了看点。以往,女排联赛常给人以“水平不高,跟中国女排的高水平不太相称”等刻板印象。但从本赛季来看,它还是体现了中国作为女排强国的地位,可以跻身世界前三。对比土耳其联赛,除三四支强队外,其全联盟的其他队伍水平较低;而中国女排联赛则不然,前八名的队伍相对平均、竞争激烈。
纵观联赛全程,各队都真刀真枪地打,尤其是第二阶段末轮四川、辽宁两队争夺最后一个四强席位,她们的对手均全力以赴,不存在所谓的“放水”,这是可喜之处。
至于天津、北京等拥有强外援的球队表现不尽如人意,江苏、浙江等“全华班”却取得佳绩,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如上所述,我们的联赛整体水平不低,引进的外援若非技术全面,其实不太“吃香”,很难凭一己之力带动全队提高档次。
以澳大利亚接应鲁尔克为例,她连续第二个赛季效力四川队,一直融入得不错,每场球都为本队攻城拔寨,成为联赛得分王。这说明,外援是否适合球队的打法相当关键。反观米哈伊洛维奇,这位一传防守较薄弱的主攻手既缺乏稳定性,也不适应天津队的技战术;该队纵有两名强援(另一人是卡里罗),整体战斗力却不增反减。北京女排亦然,没能充分调动外援的能力,究竟高举高打还是快变为主?自我定位不准确,特点也不鲜明。
在这方面,江苏队做出了表率,教练组根据现有人员量身定做了合理的战术打法,每名队员的能力和特点都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因此,各队不能为了引援而引援,一味跟风物色大牌外援。最重要在于定位,清楚自身特点和长处,在此基础上寻找合适的人选。
再说说咱们联赛的新鲜元素。任何新事物的使用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鹰眼”系统也不例外。这套高科技产品今年遍布各赛区,对很多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而言,适应起来并不容易,出现个别争议也能够理解。大家在实践中成长,相信“鹰眼”未来会运用得越来越好。另外,时隔十多年重新启动全明星赛,并给予精心设计和包装,也是联赛真正跟国际接轨的体现。
说到赛制,今年联赛的总场次比去年几乎没增加,但赛期拉长了,各队有更充裕的调整时间和空间。当然,欧洲的职业排球体系包括本国联赛(常规赛+季后赛)、杯赛和欧冠等多项赛事,赛程密集。两相比较,不好说孰优孰劣,毕竟国情和体制不一样。四年一个奥运周期,我们国家队有三年都要承担世界大赛重任,队伍的配合、打磨需要长期集训。从历史经验看,中国女排的集训机制利大于弊,效果也好于其他国家,联赛排期短一些也无可厚非。综合权衡考虑,目前联赛的赛制问题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联赛是国家队选拔人才的重要阵地。本届联赛,张常宁、龚翔宇、丁霞、颜妮等国手在各自母队都表现优异,起到主心骨的作用。新人方面,江苏队二传刁琳宇比较突出,有望成为新一届国家队的后备力量;副攻位置则没涌现太拔尖的队员;主攻、接应、自由人等位置,此前已经有一批正值当打之年的国手。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女排应该不会出现人才断档、青黄不接的情况。
比起往届,本届联赛有亮点、有进步,是女排联赛发展历程中的新篇章、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