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热恋32天之4 里约没那么糟 别信媒体煽风点火

小中08-01 13:01 体坛+原创

体坛+记者小中里约报道

北京时间7月27日晚,我随体坛里约奥运会前方报道组第一批人员启程赶赴里约,8月27日才能返回北京。从7月27日到8月27日,前后共32天,于是我的这组系列报道就起名“里约热恋32天”,今天是这一系列报道的第四篇。


学葡语的男生叫小王帆 学西语的女生叫大王帆

中国人爱重名,全中国叫李海龙的不少,叫王帆的也不少。

先说一件关于我名字的趣事吧。1994年刚到新华社工作,有一个陌生人打电话给我。他在另一个部门工作,他有个同学叫李海龙。忘了是小学还是初中或高中毕业之后,两个人多年未联系。看到入社新人名单中有个李海龙,他以为是他同学,于是就打电话给我,看我是不是他同学。我当然不是他所认识的那个李海龙,我只是世上另外一个李海龙。那之后,我俩再没联系。他的名字,现在我也记不起来了。

言归正传,还是说王帆吧。

在新华社工作时,光是我们部门就有两个王帆。两个王帆一男一女,都在对外新闻编辑部(简称“对外部”)工作,一个学的是葡萄牙语,一个学的是西班牙语,学葡萄牙语的是男的,学西班牙语的是女的,男的在葡文室工作,女的在西文室工作。西葡不分家,在北外,西葡语属同一个系。在新华社对外部,葡文室和西文室的工位紧挨着。男的年龄稍小,女的要大一两岁。为了以示区别,同事们管男的叫小王帆,管女的叫大王帆。

男王帆比我更能折腾

这里要说的是小王帆。

小王帆和我的关系是多重的:他和我原来都在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参编部)工作,他在西文室搞翻译,我在《参考资料》(简称“大参考”,与简称“小参考”的《参考消息》报相对应,曾几何时,《参考资料》是一本带保密级别的内部刊物,只有县处级以上干部才有资格订阅,但后来放宽了订阅人群范围)编辑室做编辑;我在澳门大学葡语强化班学的葡语,我的老师叶志良后来也教了王帆;我俩都爱踢足球,是球友。

与传媒大学等大学不同,北外一直教的都是葡萄牙葡语而非巴西葡语。工作后,王帆又到葡萄牙留学过一年。因此,他曾最爱葡萄牙,是葡萄牙队死忠。一开始,在葡语国家中,我眼里也只有前宗主国葡萄牙,对巴西这个前殖民地不了解,因此谈不上什么感情。2002年到巴西工作,我才逐渐喜欢上巴西,尤其喜欢上了巴西足球,并让报道它成了我的职业,对葡萄牙反倒有点冷淡了。王帆跟我一样,在巴西工作的两年,他也完成了同样的喜好上的转变。

新华社的葡文室很年轻,2004年4月才成立。2010年4月转投《体坛周报》,我成了新华社葡文室第一个“离经叛道者”。40岁了还瞎折腾,当时我的离开让所有人感到意外。虽然离开了新华社,我跟葡文室还保持着很好的关系。他们迎来送往的聚餐,一般都会叫上我。2015年,轮到我大感意外了。

或许是我带了一个不好的头儿,王帆也辞职了。他去了深圳,加盟造无人机的大疆公司。离开新华社,我还没离开文字老本行。王帆的跳槽有一点惊世骇俗,跨跃性比较大。一言以概之:他比我能折腾。

王帆为里约代言 求真实、多角度反映里约

吃哪家的饭向着哪家,学哪种语言,肯定对哪个国家更有感情。也有人说,学了哪种语言就像哪个国家的人。学日语的像日本人,学韩语的像韩国人……依此类推,学葡语的应当像葡语国家的人。我不知道王帆的情况,反正有一次,曾有人把我当成巴西人。

自里约成功申办奥运会起,尤其是随着里约奥运会开幕日益临近,“非凡之城”没少挨批评、受质疑。人不吃饭长不大,人不听批评成才难。饭是要吃的,一顿不吃饿得慌,几天不吃可能就嗝儿屁着凉死翘翘了。正常的批评,善意的批评,人还是要听的。但问题是,对于里约的批评有些言过其实、夸大其词。批评主要来自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国部分媒体不动脑子、不花工夫深入研究,也人云亦云,跟着西方媒体跑,成了人家的传声筒。

王帆比我年轻,于是也比我气盛。面对国内部分媒体对里约的过度贬损,王帆毅然发声。近日,他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我为里约代言#这几天看了无数篇讲奥运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如何不靠谱儿的新闻,似乎整个朋友圈都弥漫着一种奖牌拿不拿无所谓、安全回来就好、保命要紧的言论。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有那么不堪么?作为里约老司机,我建议各位在前方的媒体朋友沉下心来、扎实采访长居在此的华人,问问他们为何愿意留在这里生活,巴西到底哪里打动了他们。”他希望媒体能多维度、多角度地展现里约,告诉国内新闻受众一个真实的里约。

我没资格为里约代言 我只想替里约说几句话

除了足球,我对巴西和里约了解不多。但我毕竟在里约呆过,它算是我的一个老朋友。我没资格为里约代言,但我不能不为巴西和里约说几句话,说几句公道话。

是的,巴西存在很多问题。政治混乱、经济不景气、贪腐盛行,但这些问题又有哪个国家没有呢?不管是哪个国家,这些问题都或轻或重地存在着。

当前,巴西成了世界体系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这个最薄弱的链条虽然不能说是断裂了,但肯定是出了不小的问题。

批评尽管批评,但不能一味地批评、没完没了地批评,说巴西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批评归批评,一提到帮助,对不起,我没力量,甚至也没有这个意愿。

世界日益全球化,没人可以独善其身,帮别人也是帮自己。不帮助别人,只一味批评指责别人,其结果短期之内不会显现,自感优越者洋洋自得,但结果总还是会慢慢显现出来,最终或许可能也害了自己。

巴西真的没有有些人想的那么恐怖

我夸巴西的话,为巴西辩护的话,别人会觉得我有倾向性,我在偏袒。体坛里约奥运会前方报道组第一批抵达人员,加上我共有九个人。这九人中,七人之前出过国,有两人是第一次出国;除了我到过巴西,另外八人都是第一次到巴西。工作之余聊天,我的同事们觉得里约还不错。

对于里约的好印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里约风景好,空气好;食品质量好,没有食品安全问题,很好吃;里约街道干净,没有乱扔烟头和垃圾的现象,垃圾分类做的好;巴西人开车技术好,车开得快,但绝对没有不耐烦、乱按喇叭的情况,这比国内不知要好多少倍;里约人很热情,愿意帮助人……也有同事说,巴西人跟中国人很像。

当然了,如果说不好的方面,最担心害怕的方面,肯定首推安全。我们住在里约新区巴哈达蒂茹卡区,它属于富人区,又是奥运比赛场馆区,军警力量很足,因此安全上问题不大。当地时间7月28日抵达,刚开始时同事们还怕得要死。可7月30日,到里约的第三天,体坛视频的美女主播和女导演就在一位男生的陪同下晚上去超市买东西。

超市离我们的住处不远,街上又有警察,他们平安无恙地回来了。说起自己的“冒险”经历,美女们还有一点小兴奋。但巴哈的情况、奥运赛区附近的情况肯定是特例,到了里约之后,还是要小心谨慎,安全第一。

巴西犯罪率高 但巴西人也不是生下来就爱犯罪

人之初,性本善。巴西犯罪率高,也不是巴西人天性使然,而是万般无奈下的无奈之举。如果你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只有一线可能,巴西人还是愿意通过劳动来谋生,而不想犯罪的,哪怕工作再辛苦、再低贱。

在里约国际机场,你会发现有年轻人提着工具,等待来来往往的人中有人停下来让他擦鞋。车开在公路上,一遇到红灯车停下来,你会发现有人走到车窗前,敲你的车窗,他们不是犯罪分子,而是来向你兜售小零食或与汽车清洗等相关的用品和用具的。在里约的海滩,你会看到背着沉重饮料箱的卖饮料者,还有背上背着包儿、手中拿着沙滩床单要你买的人。也有一些心灵手巧的巴西人,在街头或海滩摆个小摊儿,卖他自己做的小手工艺品,一边等待主顾,一边手里还在忙碌着……

我的一名同事发现了巴西人与中国人的不同:你不买他的东西,巴西人便不再纠缠,要是在国内有些地方,这是不可能的。而我想说的是,上面说的有些工作,我们中国人是不好意思干的,甚至不屑于干的。但巴西人不像中国人那样好面子,只要能通过劳动谋生,他们都是可以接受的。只要可以谋生,再低贱的活儿,他们也愿意去干。

许多巴西人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是因为他一无文化,二无技能,三无一点点启动资金,或者生长在贫民窟受人歧视,找工作很困难,创业又不可能,万般无奈才去犯罪的。

废除死刑:导致巴西犯罪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巴西犯罪率高,跟巴西法律的一大漏洞有很大的关系。1888年,巴西废除了死刑。巴西宪法中其实依旧规定有死刑,但死刑只是在战争中、对敌国人适用,对本国人不适用。针对普通民事犯罪的死刑已经在巴西绝迹了120多年,自1889年起,巴西再没一人被判过死刑。

犯了罪,必须要有相应的处罚。没有了死刑,实际上助长了犯罪。几年前,巴西曾举行全民公决,投票是否恢复死刑,但最终恢复死刑提议未获通过。

巴西犯罪率高,尤其是巴西青少年犯罪率更高,这也跟巴西法律的一大漏洞有关。巴西法律规定,一个人只有年满18岁之后才负刑事责任。18岁以下的青少年犯了罪,一般只是被教育改造,不会进监狱。这样的法律规定实际上助长了青少年犯罪,让犯罪的青少年有恃无恐。

所以,来巴西,一定要当心当地的青少年,尤其是从贫民窟山上下到海滩的青少年。本来青少年就做事冲动,再加上法律的“保护”与“纵容”,他们犯起罪来更加不考虑后果。

但也不要草木皆兵。凡是有工作,靠劳动谋生者,他们一般都不会犯罪,你大可不必胆战心惊。在巴西,尤其是在里约这样的大都市,在街头流浪的无家可归者也不少。虽然命运凄惨,他们一般都很本分,不会主动朝你伸手要钱,不会动手抢劫,不具危险性。生活艰难,却不走犯罪道路,对于这样的人,你不妨掏给他们几个零钱,表彰和奖励他们一下。

小心驶得万年船。里约不是天堂,里约也不是地狱。细心防范,好自为之,你会有一次快乐愉快、终生难忘的里约奥运之旅。

点击文末关键词“里约热恋32天”,查看该系列文章。更多精彩文章,请到www.evdocrew.com下载体坛+APP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