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马拉松赛事扎堆 是该到拼服务的时候了
2016年马拉松热度仍然很高,一到风和日丽的周末,朋友圈里全是在晒跑步的,今日的北京半程马拉松更是迎来了2万跑者。
风光掩盖了一些问题,在这个马拉松赛事数量爆炸的年代,到了各家比拼服务质量的时候了。
随着田协宣布取消举办马拉松比赛的赛事审批,我国马拉松赛事进入井喷式增长时期。这股热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伴随这种有增无减的热潮而来的,还有危险。
近年来对于国内马拉松比赛中出现的伤病报道层出不穷,近日,两万人参赛的武汉马拉松有4300人受伤,竟至附近药店存货卖光。不久前,同样两万人参赛的广东清远马拉松,有1.2万人次接受治疗。大面积伤病背后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跑马本是为了健康,但一场马拉松出现一群病号、甚至猝死的荒诞事实,不禁让我们思考,难道跑马乱象不可阻止么?
数量飙升的马拉松赛事,为何乱象频发?
国内马拉松赛事数量飙升了近六倍,2016年预计将有近400场马拉松赛事,挤满了每个周末;而报名人数也连年增长,一票难求的情况在马拉松报名中比比皆是,不知不觉中我们身边已经遍布跑步爱好者啦。
每年全球有800多场全程马拉松,上千万人次的跑者,统计表明猝死发生概率约为五万分之一,因此,马拉松猝死是概率事件,难以彻底避免。随着我国跑步赛事的增多,跑马人口基数的增大,客观上自然也就增大了出现状况的可能性。
虽然猝死无可避免,但可以通过提高救活率,减少甚至避免死亡事件的发生。东京马拉松在近10年来保持0死亡,救援指挥田中博士开诚布公的坦陈秘诀:“我们的核心工作不在于避免概率事件的发生,而是提升救活率”。
美国统计了1994-2004年间, 22万人次,发生猝死5位,其中4位救活,80%。
日本统计了2007-2014年间,120万人次,发生猝死21位,其中19位救活,90%。
由此看来,事故的发生和赛事的医疗服务是否有效,是息息相关的事情。成熟的赛事医疗服务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亡。而如果在这方面应对和准备不足,则有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此外,部分参赛选手缺乏专业系统的赛前训练,也是引发伤病的原因之一。
目前国内马拉松的选手构成主要是特邀选手和国内专业选手、社会报名的群众选手、高校学生、赞助商选手。由于宣传报道很少强调马拉松的“极限性”,导致一些缺乏基础的选手因为好奇或是赶时髦参赛,这部分跑者受伤或者出状况的几率也是相对较高的,这就需要媒体在报道时进行更好的引导。
以上的三个原因中,客观猝死比例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跑者基础知识的提升,需要我们一点一点的潜移默化,圈妹在这里想说的,是马拉松赛事该如何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减少乱象呢?
马拉松赛事如何提升服务质量?
1. 提供健康检查服务
距离长、消耗大、负担重是马拉松比赛的三大特点,对人的健康素质要求很高。为了最大程度降低伤病风险,进行赛前的检查是至关重要的。
一位跑马爱好者在参加并对比了国内外的马拉松之后,对体检问题做出了评价:“中国各城市马拉松的报名真是五花八门,有的不要证明,有的只要体检证明,有的只要以往成绩证明……”“而国外马拉松的评价赛前体检严格,身体检查很全面,涉及面也很大,有专家进行评估审核,最终确定健康状况是否允许参赛。”
这评论背后反映的,是我国赛前健康检查的混乱。即使是上马、北马这样级别的比赛,赛前检查跟世界顶级马拉松赛事有很大差距,跟不用说其他新生马拉松赛事、甚至“野马”了。
此外,赛事组织者可以考虑组织专业的体检检查,指定专门的机构,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防止体检作弊现象。
2.提供救援志愿者服务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大家都懂,马拉松赛事参与也是如此。赛前的培训与演练,直接决定着赛时救援的有效与否。
北京马拉松作为我国马拉松赛事的领头羊,对救助者的培训和要求都很高。他借鉴了国外培训的内容,包含赛事常规通用知识培训、急救理论培训、现场创伤救护培训等,之后还有一系列考核审查。
当然,完美的参赛体验,离不开参赛者赛前的长跑学习和训练。马拉松虽然大热,但绝不应该盲目参赛。办赛方应该积极组织讲座和活动,引导和选手了解马路松比赛的常识,并为选手安排科学的长跑训练,切实提高跑者的姿势水平,降低赛事风险。
3.提供赛时救助服务
一直保持着零死亡率神话的东京马拉松,赛事救助站设置也十分合理。平均前半程每5公里有一个,后半程每2到3公里就有一个,每隔3分钟左右的路程都会有志愿者在路边待命,还有移动救助人员随参赛队伍出发。这种巨细无遗的救助设置,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的。
去年,上海无锡两地的赛事现场都提供了类似东京马拉松的现场医疗救助服务,并成功挽救了两名心脏骤停选手的生命。
4. 提供高科技救援服务
在我们还在因为救护车不能及时赶到贻误救援时机而扼腕叹息时,东京马拉松、纽约马拉松等国际顶尖赛事,已经在比赛中已经熟练运用心脏除颤仪、GPS系统、直升机等设备,来保障参赛选手的安全了。
这些高科技的救援服务,也是国内马拉松赛事需要考虑配备的。
在这里再夸一波无锡马拉松,他们的医疗设施保障一直处于国内领先,今年锡马共投入了1架医疗航空救援直升机、17部救援车、100台AED分布在赛道上为选手提供生命保障。曾两次实施了直升机救援,设备配置获得业界一致好评,值得其他赛事组织者的借鉴和学习。
5. 提供医疗保险服务
四年前,广马赛后丁喜桥父母讨说法的画面让人感到触目惊心,遗憾的是,至今我们仍没有成熟的赛事医疗保险法规出台,甚至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赛事组织者,让参赛者签订不合理的免责协议,增加了受害者维权的难度。
美国的体育商业保险涵盖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等领域。由于各方面的法律条款健全,在保险的保护下,当地赛事主办方就可以与选手进行义务的相互约定,降低潜在的风险。这样的商业保险体系,正是我们的赛事组织者需要学习和提高的。
目前,我国大多数马拉松的赛事医疗保险正在完善之中,赛事组织者应该学习专业化的国际赛事医疗保险签订经验,推广合理的马拉松商业保险,切实保障跑者的权益。
今年还不到4月,国内马拉松赛就已经出现了猝死的情况,让人感到非常痛心。成长中的马拉松赛事需要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减少那些让人叹息的伤亡,也才有可能在热潮退去的时候,延续赛事活力,以一个灵动贴心的形象俘获跑民的心;也才有可能跑出名堂,经久不衰,引领我国全民健身进入一个新时代。
在这个马拉松赛事数量爆炸的年代,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你提升了服务质量,才能得到口碑和更多跑者的青睐。
最后也提醒下爱跑步的小伙伴们,尽管当前跑马很“潮”,但跑一场马拉松毕竟不是看一场电影、吃一顿晚餐,如果没有充分的赛前训练与准备,会比较容易受伤。要根据实际情况报名参赛,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享受体育带给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