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④:王栋成超白金替罪羊 被嫁祸“踩伤”杜威
“超白金一代”的很多人,都已经散落在天涯了。王栋是靠技术和意识踢球的人,所以,81年出生的他,在2016赛季的时候,依然是中超的主力。
看到王栋,有时候就会把我拉回到当年那个峥嵘的岁月。
自从2003年SARS期间备战雅典奥运会预选赛以来,沈祥福率领的超白金一代,在随后一年的时间里,一直伴随着骨头断裂的咔嚓声,韧带啪啪的撕裂声,腰部咯咯的扭伤声,以及鬼使神差的呕吐和莫名其妙的自动无休止的减肥……
从昆明到成都毛家湾,从毛家湾到桂林,从桂林到柳州,从柳州到上海,从上海到武汉,从武汉到长沙……每一座城市,每一场比赛,每一次备战,始终有一个曲波梦中的面目狰狞的长胡子妖怪,盘旋在超白金一代的上空,让沈家军一步步倒在自己的伤兵满营里,而不是真正的战场厮杀中。
就像曲波始终无法摆脱的那个噩梦一样,国奥队至死都没有挣脱那个邪性伤病的牢笼。
有时候,很多事情的真相,必须从历史的记忆中去寻找。但是,历史往往不是当事人写就,而是后人或者他人编撰的。既然是编撰,必然会失实,甚至颠倒黑白,搬弄是非。
就像司马迁的《史记》,横跨3000多年,究竟有多大的真实性,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近在咫尺,多人参与的事情,都可以见到不计其数的版本,何况横跨3000多年的史记。但是,我所经历的,都是与当事人接触的,也可能不是100%的真相,却能够做到无限接近真相。
当然,记忆的碎片,就像是散落在地的珍珠,需要一颗颗串起来,才能呈现原有的真实。
王栋成为0比1输给韩国的“替罪羊”
这种“替罪羊”的思维,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源于从中甲刚刚被提拔到国奥队的王栋,就被沈祥福委以重任,出任主力后腰,打破了旧国奥的平衡,让一些老臣子心存不满。利用王栋失误的机会,一批球员利用和自己相熟的地方记者,共同炮制了王栋的“替罪羊”地位。
2004年3月3日,超白金一代客场挑战韩国,0比1失利之后,引发国奥队内部以及媒体对王栋的口诛笔伐。在这个流行“替罪羊”的社会里,入队较晚且孤独无助的王栋,在别人的居心叵测中,被贴上“罪魁”的标签。
时隔十几年年之后,国奥队的教练组以及球员,对当年很多细节已经非常模糊了。和金浩坤率领的那支国奥队在3月3日的比赛,除了王栋以及崔成国助攻曹宰榛的那个进球,其他的大多都已经成为空白。
3月3日晚上6点,沈祥福率队在韩国上岩世界杯体育场对决韩国国奥,中国队的打法是防守反击。沈祥福说:“韩国队在主场肯定强攻,只要我们的防守没有问题,不仅可以拿到1分,抓他们的反击拿3分也是有可能的。”
比赛按照沈祥福的预想进行,韩国队大举进攻,中国队全力防守。尽管一直非常被动,韩国队却几乎没有办法。超白金一代们,一直顶了85分钟,韩国人都快被逼疯了。
变故出现在第86分钟,中国队获得了一个角球。按照赛前的部署,杜威等人都是战术角球的主角,除了两三名球员之外,其余都要参与进攻。从专业的角度讲,这只是一次正常的演练而已。
问题是,在这次角球战术之后,韩国门将手抛球发动快速进攻,中国球迷永远不会忘记的快马崔成国,正好站在中线中国队半区。他很清楚地知道,只要站在这个地方,就不会越位。
接到本方守门员的来球之后,崔成国从中线处迅速启动,很快就飞奔到中国队的禁区附近,传中,拍马赶到的18号曹宰榛一蹴而就。于是,中国队客场0比1饮恨。
这个场景,就像是1999年霍顿率领的国奥队客场0比1输给韩国国奥一样,只不过那时候进球的是一个叫申秉浩的球员。此君,后来有成就吗?没有,但是他的进球却干掉了中国国奥队。
通过电视镜头以及赛后媒体的报道,大家都认清了一个“事实”:没有参与角球进攻的王栋,负责防守韩国队类似崔成国那样的球员,正是因为王栋冒失的扑抢铲球失误,让崔成国绝尘而去,最终导致中国队输球。
几乎所有的媒体,都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没有人去探究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怜的王栋在排山倒海般的舆情中,成为罪人。那时候,王栋几乎绝望,甚至恨不得“自杀”脱离苦海。
更为痛苦的是王栋的父母。他们是地道憨厚朴实的山东人,王栋从中甲直接入选国奥队并且迅速成为主力,曾经给了他们至高的荣光,成为家族中最大的骄傲。过去十几年牛马一样的付出,都变得不值一提。
在这样一种心境中,外界对王栋的讨伐,无疑晴天霹雳,像天塌了一让他们不知所措。
期间,我一边安慰着孤独无助的他们,另一边又安慰着一夜之间就被折磨得形容枯槁的王栋。
我对王栋的父母说:“这个失球不是王栋一个人的错,是因为一个个环节的失误,最终造成了那个残酷的失球。”我还在报纸上客观地描述了当时的场景,但是,人微言轻,加上没有掌握足够的话语权,这个事件就像是谢亚龙的“叉腰肌”风波一样,由假成真了。
失球是各个环节的失误
弹指一挥间,十二年过去了,是时候再次把那场比赛的真实场景说清楚了。
当中国队在第86分钟获得角球之后,按照沈祥福平时的部署,速度较快的于涛不能直接参与角球进攻,他必须站在对方的禁区之外合适的位置,随时准备拦截对方的反击。王栋要直接参与角球战术中的进攻,更多的是在禁区内干扰对方。
通过电视画面,大家看到的真实场景并非如此:于涛到禁区内参与进攻,王栋游弋在韩国队的禁区外面,伺机进行拦截。
沈祥福把两个人的位置调换了?不是!是于涛在场上临时提出来,他和王栋互换了位置。在一个论资排辈的队伍中,一直是球队主角的于涛提出这样的要求,王栋不可能不答应。
角球战术很不顺利,韩国国奥队门将金荣光获得了球权,他看到了站在中线附近的崔成国,迅速手抛球发动了进攻。
站在韩国禁区外围负责拦截的是王栋。这种情况下,王栋面临N种选择:1、快速紧追铲翻对手,被红牌罚下场;2、做出扑抢动作,包括铲球等,成功和失败的几率各占50%;3、沿着最有利的线路以最快的速度落回去,站好位置,全力回追的队友创造布防机会。
无论是从实战还是主帅沈祥福平时的要求角度讲,第一种和第三种都是最好选择,风险系数最小。但是,王栋选择了第二种,他的铲球没有成功,崔成国绝尘而去。
也正是因为王栋这次抢断失败,所有的罪责都被定格在了他身上。赛后,队内传递的所有声音,都是王栋对失球要负主要责任。更为关键的是,其他球员赛后接受自己熟悉的记者采访时,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了王栋身上,目的就是证明自己没有任何问题,对于失球没有任何责任。
于是,我们看到了很多媒体上几乎出现了同样的声音。这些声音,也基本上是中后场的几名球员发出的。
他们探讨了当时场上的细节,唯独没有分析自己在那种情况下是否也有破坏对方进攻的机会。
造成这个失球的环节是这样的:1、角球战术不太成功,中国队没有控制住皮球,给了韩国发动快速进攻的机会;2、外围的王栋在第一时间内做出了反应,采取了最为冒险的方式;3、崔成国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全力突破,而负责防守中路的球员也有放倒曹宰榛的机会,但是他们同样忌惮红牌,结果导致了曹宰榛的进球。
值得注意的是:进球的18号曹宰榛开始的时候肯定不是在中国队的半场,SO,问题来了,当时曹宰榛是从哪儿突进到中国队禁区的?按照分工,曹宰榛由谁盯防?盯防曹宰榛的人去哪儿了?
国奥队的后防球员怪罪王栋没有放倒崔成国,那种情况下即使拿红牌也要放倒崔成国。这是通过结果倒推的一种做法,如果王栋真的铲倒崔成国被红牌罚下,一旦国奥队输球,则王栋还会成为“替罪羊”,那时候的说辞肯定是王栋应该站住位置而不是铲倒崔成国,否则就不会因为少一人而被动输球。
所以,生活不能假设。
当时的情况下,王栋奋力回追崔成国,张宝峰全力跟紧中路的韩国球员,崔成国突进禁区射门的机会不大,他只能选择传球,传球的对象只能是无人盯防的曹宰榛。
是的,曹宰榛,传球的是崔成国,进球的是曹宰榛。有人会说,如果没有崔成国的传球,就不会有曹宰榛的进球。这句话其实也可以反过来,如果没有曹宰榛的进球,崔成国的传球再好也无济于事。
曹宰榛是怎么杀到中国队禁区的,为何无人盯防,究竟是谁负责盯防他?当王栋成为替罪羊之后,根本不会有人去思考这些环节。
显然,中国国奥队的这个失球,是从角球环节出现失误之后,之后的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做好,演变成了0比1的结果。王栋只是所有环节中的一个,他有错误,但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上的错误。
在这个问题上,只有曹阳挺身而出,对外界称失球他也有责任。
那些指责王栋应该直接放倒崔成国的人,从道理上没有错。问题是王栋入选国奥队的时间太短,他的潜意识里断然不会接受自己被红牌罚下,因为那样,红牌带来的损失也许更大。所以,他的内心其实经过千万次的挣扎,最终在瞬间做出了铲球的动作。
叙述至此,事情已经很明朗不过。把3月3日的失球责任完全推到王栋身上,就是一种典型的“替罪羊”思维。
这种“替罪羊”的思维还源于从中甲刚刚被提拔到国奥队的王栋,就被沈祥福委以重任,出任主力后腰,打破了旧国奥的平衡,让一些老臣子心存不满。利用王栋失误的机会,一批球员利用和自己相熟的地方记者,共同炮制了王栋的“替罪羊”地位。
另外,在中国队主罚角球的时候,除了外围的王栋之外,应该在本方半场还有一名球员负责协防和保护。当时,除了王栋和守门员安琦之外,其余球员全部压到对方禁区执行定位球战术,想通角球战术击败韩国队拿到3分,在战术上有很大失误。
沈祥福的喊话,场上球员可能听不到,但是从守门员到场上队长杜威,应该很清楚当时的状况,应该有所反应。
后来,王栋淡出主力阵容,直至最终无缘名单,提前离开国奥队返回长春亚泰,结结实实被贴上“替罪羊”的标签。
关于3月3日那场败仗,我曾经和沈祥福有过无数次的交流。对于王栋的失误,也有过十数次的探讨。沈祥福始终说:“不能全赖王栋,让他一个人承担责任不公平。”
沈祥福也多次和我说过,责任不能由王栋一个人承担,但是他犯下的错误,是愚蠢的。我知道,王栋的那个动作,给沈祥福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他对王栋的态度是矛盾的,或者说,王栋在3月3日的那个失误,让他对王栋的使用无比纠结。
3月20日,武汉,主场打马来西亚。沈祥福最初的打算,是从此弃用王栋。考虑到对王栋的身心打击太大,沈祥福最终继续王栋担任首发。只不过,他只让王栋出场了45分钟。在这45分钟里,王栋控制大局不错。
这已经是沈祥福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1、他不能让王栋的自信心彻底崩溃,所以继续选择让他首发;2、他必须考虑队内那些老臣子们的怨言,所以不能让王栋打90分钟;3、上半场的45分钟里,有些球员已经有了不愿意给王栋传球的苗头。
在过去的十年中,王栋的那次动作失误,成为沈祥福难以解开的心结。2014年3月16日,上海绿地申花主场迎战杭州绿城。王长庆在这场比赛中做出了一个和王栋一样的动作,结果,绿城因此进球了。
沈祥福对于王长庆的这个动作非常不满:“他的这个动作,和王栋当年的动作一摸一样。而且,我在平时也再三强调过了,这种情况下,你落位回去,给队友争取到布防的时间就行了。”
王栋被“嫁祸”踩伤杜威
祸不单行。
有时候,唯物论者都不得不哀叹生活的吊诡。比如说王栋,他在3月3日比赛之后为整个超白金一代承担了罪名、骂声之后,没想到又在2004年4月7日的一次内部篮球赛中,因为杜威的受伤,再次成为“替罪羊”。
由于从4月6日晚上起长沙就一直下雨,国奥队4月7日下午取消了原定的训练,改为到长沙电信公司篮球馆放松。当时篮球馆内到处是欢声笑语,除了去年圣诞节晚会外,国奥队还从来没这样搞笑和快乐过。
在分组对抗的过程中,徐亮专业的篮球动作,以及身体的柔韧性被大家所赏识。而且,徐亮似乎是为了展示自己篮球方面的天赋,左冲右突频频上篮,动作和协调性确实是超白金一代中最好的。只是限于身高,他的上篮也屡屡受挫。
队长杜威在分组对抗训练中表现一直很活跃,而且是本组进攻的重点。意外发生在第二场分组对抗快要结束的时候,当时杜威运球到篮下准备投篮,对方3名球员上来防守,加上本方的球员和杜威一起起跳,在至少5人的争抢中杜威摔倒在地。
当时杜威的鞋被踩掉,他退场坐到篮板后面的地上,队医王东震马上为他进行简单的处理。没多久,杜威的脚就肿了起来,大家都认为他只是崴了一下,休息一两天就会没事。
篮球比赛结束后,杜威是最后一个走上大巴的,当时他的左脚不敢用力,但并没让队医或队友搀扶,谁也没想到“惨剧”就此发生。
回到酒店后,杜威肿胀的脚让队医联想到了杜震宇,立即和杜威到长沙一家医院去拍照,结果“惨剧”被无情印证。杜威的伤势和此前回家的杜震宇几乎一样,只是部位稍有不同。据悉,医院的诊断证明,杜威至少休息20天之后才能活动。
杜威重伤的消息于4月7日晚上传出后,有人立即称踩伤杜威的人是王栋,因为当时是他在防守运球的杜威。
这一消息属于“误传”,当时杜威投篮的时候,共有5名球员同时起跳,究竟怎么伤的连杜威自己也难以说清。当时,随国奥队到电信中心篮球馆的记者共三人:两名文字记者,一名摄影记者。其中文字记者之一就是我本人,另一名是时任《足球报》记者的李京鸿,摄影记者则来自长沙当地,他和这支国奥队一点都不熟悉。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起跳的5名球员中,杜威带球上篮在中心,其余三名球员是姜波、安琦、曹阳,他们中的两个人起跳想对杜威进行“盖帽”,王栋因为身高和重量不够只能在外围。在整个起跳和下落的过程中,王栋都无法近身与杜威较量。
杜威受伤后,首先是队医王东震上去为他进行简单治疗。请注意,在王东震为杜威检查的过程前后,没有一名国奥队的球员上前询问,也没有一名教练员和其他人员到杜威跟前慰问。杜威当时在里侧做着,我在篮球场的另外一侧边线看着。
然后,替换下场的王栋过去询问杜威的情况。由于王栋已经下场,不可能再上场比赛,因此他就一直蹲在杜威的面前询问伤势,和杜威聊了一会天。
王栋对我解释称,他自己当时下场休息,作为队友肯定要上去关心杜威,因为起跳的人比较多,杜威怎么受伤的,王栋自己也不知道。
晚上,王栋又到杜威的房间看望。杜威称,这是天灾人祸,没办法,当时有那么多人,也不知道怎么就受伤了。
自始至终,根本就没有任何人搞清楚杜威的鞋究竟是被谁踩掉的。包括我本人在内,也没有看到踩掉杜威的细节。
王栋的好心被人利用
为什么王栋最终成为那个“凶手”,而且像2004年3月3日的场景那样呈现一边倒趋势?
问题就出在王栋好心去观看和安慰杜威,第一次是在篮球场内,第二次是回到酒店之后,王栋又前往杜威的方面看望。正是这两个镜头,让王栋成为名副其实的“替罪羊”。
无论是在篮球场还是在酒店,王栋都是从关心队友伤情的角度去考虑的。在其他队友甚至队内工作人员漠不关心的前提下,王栋做了一个队友该做的。
恰恰是他的好心,给国奥队的其他球员留下了“把柄”。
4月7日当晚,杜威宣称不知道是谁踩的,让王栋不要有什么压力。但是,同样在这个晚上,有些队员已经众口一词地把“王栋是罪魁祸首”的信息传了出去。
运作手法,与3月3日0比1输给韩国国奥队后如出一辙。
在那个后来变得越来越怪异的群体里,在人人都是罪人,人人都极力撇清自己责任的境况下,肯定一个“元凶”,要比否定一个“元凶”更容易。
何况,他们居心叵测地把王栋称作球队的“第一衰人”,给这样的球员贴上“凶手”的标签,人们更容易接受。
于是,除了我当时供职的《体育周报》之外,全国其余各路媒体几乎都认定是王栋踩伤了杜威。他们坐在家里,描写的场景,竟然比在现场的我还生动、传神,而又确凿无比。
而且,我没有接到一家媒体的电话,没有任何人向我询问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鉴于杜威是这支球队绝对的中流砥柱,是缺一不可的灵魂与核心,王栋被称作超白金一代内部的“倒霉鬼”。
冷酷的氛围,让王栋度日如年,却又百口莫辩。
同样再次愁肠百断的,还有王栋的父母。当国奥队从韩国返回武汉的时候,他们带着满脸倦容,从青岛赶到了武汉,眼里满是泪水,为王栋破碎不堪的心灵疗伤。
当杜威被踩事件出来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赶到长沙,一边给王栋安慰,一边又千方百计给王栋找来治疗脚伤的中药。
我粗略数了一下,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超白金一代中有两人骨折,五人腰伤,七人韧带受伤,十四人不同程度扭伤或摔伤。二十八人,相当于超白金一代整支建队的数量。
在长沙,沈祥福曾经无比痛苦地问我:“为什么我们会在12强赛开打前后遭遇如此多的伤病?!”
我无言以对。
(点击文末关键词“中国足球真相系列”,看更多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