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版权飙涨至三亿难阻哄抢!或遭门户集体抵制
经过较长时间的摸底,中超2016年至2020年每年的版权底价从此前的8000千万元涨至3亿元。多家公司已表达了竞标的意向。
7月初,利用中超间歇期,中超公司在青岛召开股东大会,时任中超公司总经理的刘卫东,在会上向大家公布了2016年至2020年中超版权招商底价,每年的费用底价为2亿元。而此前大约为8000万左右。当时,广州的一家中介公司愿意出价2亿元把5年的中超版权拿走。对于2亿元的底价,一些股东认为太低,以中超的球市以及收视率的情况看,中超每年的版权费应该不低于3亿元。7月8日,《体坛周报》对此事进行了详细报道,并提出每年中超版权费底价应为3亿元。
期间,中超公司一直在和一些公司接洽,底价是最初的2亿元。刘卫东辞职之后,中超公司内部立即启动了相关程序,对中超整体版权费用进行了摸底。结果,非常乐观,远远高于中超公司此前制定的2亿元。最终,中超公司把每年整体打包的版权费用底价涨至了3亿元。
中超公司确定3亿元的底价是有依据的。中超联赛的影响力、上座率和电视收视率等,早已是亚洲第一。尤其是观众是上座率从2011年至今一直在不断攀升,从2011年的场均17600人,到现在的场均23000人,不断扩大着中超的商业价值。
另外,即使在中超整体转播水平偏低的情况下,中超的收视率也远远超过欧洲五大联赛在中国的收视率。即使是号称世界第一联赛的英超,其在中国的收视率也难以和中超匹敌。德甲的收视率约为0.1,中超的一般收视率就在0.3,只要是焦点比赛都会达到0.4、0.5,中超完爆德甲。英超卖给中方的的版权费大约在6000万欧元左右,西甲给中国方面的报价是5000万欧元左右。从收视率的角度讲,中超商业价值无疑应该更高,中超版权费用不应低于英超或者西甲卖给中方的价格。现在确定的3亿元底价,其实依然低于西甲卖给中方的版权价格。
中超公司确定的底价是3亿元,这是每年支付中超版权费用的最低价。中超公司采取的是竞标的形式,或者说是一种拍卖的方式。符合条件的商家都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演讲”并出价。最终的赢家,将会是出价高的商家。从竞标的角度讲,只要有两家或者以上的商家参加中超版权的竞标,中超版权最终卖出的价格就一定能够超过3亿元。
不过,中超公司对于商家也有自己的要求,并非一定要选择那家出价最高的。也就是说,出价4亿元的商家最后可能会输给出价3亿8千万的公司。主要原因,就是中超公司还会考量竞标商家的综合实力。当初竞标中超联赛冠名的时候,中超公司最终选择的不是出价1亿7千万元的同洲电子,也不是出价1亿2千万的大众汽车,而是出价1亿5千万的平安,就是综合考虑的结果。
据悉,有意竞标中超版权的商家,大多数都是上市公司,可谓财大气粗。甚至,大连万达收购的盈方都有可能参与竞标。不过,最受关注的还是央视,他们是否参与竞标,将成为焦点。过去一直免费和准免费转播中超的央视,是否愿意至少出价3亿元去竞标中超版权,央视是否改变过去的思维,现在还是未知数。
9月16日、17日报名结束后,中超公司会在9月底启动相关竞标程序。必须提醒的是,竞标成功的商家如何“分销”网络视频版权值得关注。2015赛季,每家门花网站的费用在600万到800万,如果竞标成功者分销时价格定得过高,可能会遭遇门户网站的集体抵制。果真如此,对中超的传播非常不利。
中超叫价三亿,值不值?
特约记者韩风报道 9月2日,中超公司对2016-2020年中超联赛电视公共信号制作及版权合作开出了每年不低于3亿元的价格。这个创造历史新高的价格,被外界称为天价。中超公司缘何敢于开出如此天价?
政策支持“让足球飞”
众所周知,足球现在成为国内第一受重视的运动。也正因为这样,几乎凡是与足球有关的产业、内容、甚至周边产品全都身价倍增。各地足协、民间、教委举办的足球比赛比比皆是,愿意往其中注入资金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不仅仅是职业足球,现在诸多新媒体对民间足球的支持也都大为提升。更有很多媒体,通过高科技手段对民间足球进行了转播,甚至是直播。
例如乐视体育,他们率先打破了传统媒体通过卫星转播的方式,采取4G信号直播。很多球迷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中超赛前的发布会,甚至是国字号球队的赛前或赛后发布会。而他们甚至将这种技术运用到民间足球中。著名足球评论员董路率领的启航足球队,作为一支业余球队到西班牙打比赛,乐视体育就利用4G技术进行了现场直播。同时,乐视体育还在每周都直播上海申花球迷联赛。这一切都证明一件事,足球开始被媒体越发重视起来。
民间足球尚且如此,何况早已经热得发紫的职业联赛?虽然有诸多媒体将中超联赛往年的招商金额数据提炼出来,并且对每年3亿元的价格各有论调,但数据对于现在火热的足球市场而言,似乎也只能是个参考。某种意义上说,即便现在诸多媒体都在观望之中,但是在如此好的大环境下,中超公司的开价对于很多资金充裕的媒体而言,恐怕考虑更多的并不是是否买得起,而是在研究如何取得回报。
体制改革“让产业狂”
前不久的“脱钩”,至少意味着,在经营权方面,中国足球将会有自己极大的控制权。这也是让诸多研究足球产业的企业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但凡事恐都是一个双刃剑。
诸多信息表明,在“脱钩”明确后的一段时间内,也是在中超公司意欲寻找合作伙伴前,作为足球产业重要一环的媒体业,就早已经有主动上门,并且奉献诚意的。据了解,这其中也不乏有询价或报价的媒体。只是,在当时,很多媒体恐怕并没有想到,他们的主动上门,也是中超转播价格飙升的原因之一。这种做法,无疑给中超公司一个信号,“现在的版权很抢手。”不论在成本核算时,将过去的价格体系拆分的多么细致,“市场需求”永远是“价格波动”的重要环节。媒体积极的表现,让我们对中超公司开出的天价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当然,这并不是怪罪积极参与的媒体,因为产业很难有独立完成的机会,只有形成产业链,才能够使市场真正运作起来。诸多媒体敢于直面市场需求带来的价格波动,那么自然是因为已经将产业链研究得相当透彻。这其中,中超公司限定的“版权分销”虽然看上去像个限制,实际上,是真正被积极媒体看中的产业链结构。这也正是近两年在全球体育产业化中最为火热的“版权分销”。因为市场有需求,那么谁接手都是要花钱的。能者,可以花完再挣;无能者退出竞争。
由此可见,中超公司此番天价“邀约”,也许最后会成为一件利好之事。在足球产业这个领域内,很可能会将一些实力不济的媒体清除,从而给未来几年的足球产业、版权事业,建立起一个有实力,并且良好的新秩序。
市场需求“让价格高”
之前提到了市场需求,什么是足球市场的需求?无疑就是球迷、观众。据本报了解,当前作为中超联赛的版权提供商,体奥动力公司,每次赛事结束后,都会对各转播媒体,有数据需求。这其中包括电视台的收视情况、新媒体的运营数据等等。没人有办法确认各媒体公司提供的数据是否属实,但是本报了解到的一些数据,足以证明了足球比赛的市场需求是何其庞大?
同样用新晋的“版权帝国”乐视体育为例,据了解,2015赛季的个别中超场次,同时在线观看人数最多能达到50万左右;即便是一些受众度不高的比赛,同时在线达到6至7万似乎也是信手拈来。这样的数据来源还仅仅是一个新兴媒体的数据。对于像已经建立起浏览习惯的老牌门户新浪网而言,个别场次的观看人数可以达到150万左右。如果是国字号球队的比赛,恐怕会更多。诸如腾讯、搜狐、网易这样有转播权限的新媒体,也都能够有80到100万的数量级。可见用户需求量是多么庞大。而对于新媒体而言,这样出色的数据,无疑意味着广告的收入。
当然,这仅是本报获知的数据,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数据仅是来源于2015年的直播统计。如果做出对比的话,相比2014年,这些新媒体的直播数据,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即便坊间对于四大门户接连出现的人员变动多有担忧,但是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足球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大。而且用户也并不会因为传媒业的不景气,改变自己对爱好的追求。这就是足球魅力,这就是足球产业的“市场需求”。
也正是从数据上看到了这庞大的市场需求,那么中超公司在价格上的提升,也就显得无可厚非。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庞大的市场需求,我们不难判断,每年3亿的价格,很可能会在最后,被兵不血刃地拿走。毕竟,没有哪一家公司,愿意和如此庞大的市场做斗争。
3亿元看上去很多,但它蕴含的可能是一个新规则的诞生。